第889章 南京大会(1 / 2)

会议结束,偌大的会议室里就只剩下秦思源和季风云。

秦思源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问道:“许华家中还有哪些人?”。

季风云略作迟疑,缓声道:“许华家中尚有三个年幼的孩子,而他的发妻则在生下第三个孩子时,因难产不幸离世”。

秦思源微微颔首,继续追问:“那么,他的父母情况如何?”。

季风云稍作停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答道:“许华与他的父母关系并不融洽,原因在于他只是一个庶子”,言罢,他还颇为谨慎地观察了一下夏王的反应。

秦思源突然一拍脑袋,心中暗骂自己糊涂。

他之所以最初留意到许华,正是因为两人的境遇颇为相似,同样身为家族庶子,且许华才华横溢,实乃难得的人才。

秦思源略作思考,随即果断地挥了挥手,朗声道:“如此,便无需顾及他的父母了,将许华的亲生母亲和他的三个孩子接至成都,此后他们的生活起居,全部由王室负责”。

季风云闻言,喜出望外,连忙行了一礼,感激涕零道:“臣代许华谢过大王隆恩!”。

“嗯,还有那个陈老三”,秦思源沉吟了一下,“这人还是非常英勇的,给他提升一级,然后调到虎组去,那里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

“臣遵命”。

随着夏王一声令下,整个成都府都动了起来,夏国水军现有两万五千人,其中两万人开始整装出发。

剩余五千人护送商队稍后出发,这两万人操控着近五百艘大小船只,悄悄出发的雷虎和一万禁卫军也在其中。

一支长长的舰队沿着长江顺流而下,遮天蔽日的战船船帆,将两岸之人吓得不轻,无数的快马朝各处传递着这个消息。

南京,作为明朝的留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仍保留了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如六部、都察院等,虽实权有限,但成为安置官员和维系南方统治的核心。

南京守备及参赞机务大臣负责长江防务,使其成为江南的军事重镇。

经济上,南京依托漕运、盐税和手工业,成为全国财富中心之一。

文化方面,南京是南方科举和士人活动的核心,东林党、复社等政治团体在此活跃,影响朝局。

可以说南京的兴衰反映了明朝中央集权和江南士绅集团的兴衰,其政治、经济地位在整个大明都是毋庸置疑的。

南京兵部衙门,今天这里正在召开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整个南京留守的重要官员齐聚于此。

其中有南京吏部尚书:傅淑训

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

南京礼部尚书:姜逢元

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

南京刑部尚书:胡应台

南京工部尚书:周士朴

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