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深知,如若荣儿没死,加上标儿身边都是重八安排的武将功勋子弟,打小一起长大辅佐定江山,便能与文官集团分庭抗礼。
初代打天下,二代守天下。
标儿营造出来儒雅形象很具迷惑力,加上监国多年,上位就能大刀阔斧的,收拾那些跟着朱重八打完天下,便开始纵情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让他们兼并的全国半数田产与商铺全部吐出来。
经过标儿的励精图治,等到英儿这一代时,大明便会成为天下最鼎盛的王朝,万朝来贺,邻邦臣服,谁不听话便驯服它,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那个时候的大明,必定有这个实力。
“妹子,咱不是知错就改了嘛,咱一开始也没想过,咱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会反咬咱一口,更不会相信,这天下初定,外头那么多仗要打,咱那根弦一直绷着,可那些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将军们,居然就不干人事了。”
朱元璋说到这里红了眼眶,他不是装委屈,他是真伤心。
任谁体验过背叛的滋味,很长时间里也很难再相信,那些昔日里辅佐他的文臣武将,是忠是奸。
假如没有乖孙的先知,朱元璋认为,自己很可能除了绝对不会怀疑的那几个人以外,剩下的有任何风吹草动,唯有一个字应对。
杀!
想到这里,朱元璋郁闷不已。
“乖孙不提醒咱,咱都不知道,看着低眉顺眼,对咱说的话全力照办的胡惟庸,居然像条毒蛇似的蹲在草丛里,随时想咬咱一口呢,还有那个李存义,他居然跟胡惟庸一样也通倭,还有那个李善长,咱以为他是真想居京养老,没想到他还想着当司马懿。”
提及司马懿,马皇后的面色微变。
小主,
如若一切按照乖孙所说的,没有任何改变地发展下去。
标儿一死,建文帝背后站着的是文官集团,武将功勋与他接触甚少,一旦在位期间遇到战事,还真有可能再出一个司马懿。
然而朱重八又不蠢,真到了标儿早死那一步,绝对要把能够压制下一代幼孙的老将老臣,可以带走的,一起带上黄泉路。
“重八,照这么看来的话,棣儿也没有做错。”
马皇后做出这样的判断,倒不是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在和稀泥。
而是时移世易,情况不同,一个人的选择就不相同。
如若标儿没死的话,常家蓝家还有云家等开国武将功勋家的子弟,甚至于刘基、宋濂这些随着大明一起成长起来的浙东文官,又教导过标儿的大儒,都是太子党。
棣儿就算娶了妙云为妻,但那徐家也绝非乱臣贼子的做派,不论是从利益还是人情考量,棣儿都不可能在标儿在位时,仅靠八百人起兵搏天下。
哪怕标儿发生意外,在位的是英儿或是荣儿这一脉,凭借棣儿与他大哥大嫂的情份,也要被人戳断脊梁骨,唯有不是淮西功勋出身的吕本和吕氏,与棣儿根本没有情份可谈,与那些驻守边关和城池的武将功勋,关系也没那么密切。
同时,吕本也不是浙东文官集团里的一员,她和朱重八敢用浙东文官,是因为他们虽然也有权力之争,但风气良正,只有辅佐君主的想法,断没有左右帝位人选的手段。
这一点,从刘基当初给大明制定各种章法时的公正和公平,就能体现出来。
如若从结果倒推,那么吕本背后的真正势力,或者是支持吕姮上位的,应该是把控朝局数百年之久的那群人。
“时也,命也。”
马皇后虽是女儿身,但她拥有的智慧与胸襟,比许多男儿更为广阔。
想清楚出了棣儿这个明成祖是怎么来的,她沉声开口。
“标儿,你四弟以后,会成为你和你父皇打天下的左膀右臂,他有这个本事,对你却没那个心思,你尽可放心,如果你发现有任何不妥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