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海上风云起暗潮 庙堂博弈定死生(1 / 2)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申时。 高丽江华岛,临海斥候营。

"将军!大事不好!"斥候营都头张虎一路狂奔,冲进了杨再兴的临时指挥所。这个三十来岁的精悍汉子满脸焦急,额头上的汗珠如豆粒般滚落。

杨再兴正在与几名部将商议肃清半岛残敌之事,听到张虎的喊声,立刻停下话头:"何事如此慌张?"

"启禀将军,"张虎喘着粗气,单膝跪地,"卑职奉命在东海巡哨,发现金贼舰队已然出海!黑压压一片,足有二百余艘,正向西南方向航行!"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杨再兴的参谋刘景贤——一个四十多岁的儒将,曾在枢密院任职——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将军,若金贼舰队向西南航行,那目标必然是……"

"山东!"杨再兴一拍案几,霍然起身,"该死!他们动作这么快!"

骑兵都头李猛子——河北老兵出身,性格火爆——怒道:"这群金狗,打不过咱们,就去祸害无辜百姓!"

"张虎,"杨再兴强压怒火,"你看清楚了?金贼舰队现在何处?"

"回将军,约在半岛东北海域,距离江华岛三百里左右。按其航速,最快三日内就能抵达山东海域!"

三日!杨再兴心中一沉。即便现在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禀报官家,消息传到燕云也需要五六日,再调兵遣将到山东,至少要十日半月。而金军舰队三日后就能抵达山东,这个时间差足以让他们在沿海大肆劫掠!

"将军,"刘景贤急道,"事不宜迟,我军必须立刻行动!"

"行动?"李猛子瓮声瓮气地问道,"咱们总共就三千人马,还都是陆军,拿什么去海上打金贼?"

这确实是个难题。杨再兴部虽然精锐,但都是陆战部队,根本没有海战能力。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高丽降将李资谦大步走了进来。这位原本的高丽名将在开京保卫战后投降宋军,一直表现忠诚。

"将军,"李资谦拱手道,"卑职在营外听闻金贼出海袭扰山东,特来请战!"

"李将军有何良策?"杨再兴问道。

"启禀将军,"李资谦神色凝重,"我高丽虽然战败,但水师尚存,战船六十余艘,兵丁八千余人。若将军信得过卑职,愿率本部水师出海拦截!"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李将军,"刘景贤担心道,"金贼舰队二百余艘,你部仅有六十艘,岂不是以卵击石?"

李资谦慨然道:"军师多虑了。海战不同陆战,不是船多就一定能赢。况且金人善陆战而不善海战,其战船多为内河船只,真正的海战能力有限。卑职虽不敢说全歼金舰,但至少能拖延其行程,为山东争取时间!"

杨再兴深深看了李资谦一眼。这个高丽降将的忠诚度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但眼下情况紧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将军,此行凶险,你可想清楚了?"

"将军放心!"李资谦目光坚毅,"金贼屠我同胞,毁我家园,此仇不共戴天!如今又要祸害宋国百姓,卑职岂能坐视?"

"好!"杨再兴一锤定音,"李将军即刻集结水师,务必在金军抵达山东前拦截!"

"遵命!"

与此同时,金国上京会宁府,大安殿。

完颜晟正在处理政务,忽然听到殿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片刻后,内侍总管快步进殿,脸色异常难看。

"陛下,完颜宗浩回朝了。"

完颜晟放下手中的奏章,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回来了?这么快?"

按理说,即便议和顺利,来回也需要半个月时间。现在才过了十天,宗浩就回来了,这明显不是什么好兆头。

"传进来。"

很快,完颜宗浩被带了进来。这位金国礼部侍郎此刻狼狈不堪,身上的官服满是尘土,脸上更是带着掩饰不住的惊恐和屈辱。

"臣完颜宗浩,叩见陛下!"他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厉害。

看到宗浩这副模样,完颜晟心中的不祥预感更加强烈。他强压怒火,声音平静地问道:"起来说话。如何?赵桓可答应议和?"

宗浩缓缓站起,但依旧不敢抬头看皇帝:"启禀陛下,宋帝……宋帝拒绝了我朝的提议。"

"拒绝了?"完颜晟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是如何说的?"

宗浩浑身颤抖,结结巴巴地说道:"宋帝说……说我朝若真心求和,就……就让陛下亲自去雁门关……"

"说下去!"完颜晟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

"就让陛下亲自去雁门关叩头请罪!否则……否则休想他答应任何条件!"宗浩说完这话,几乎瘫倒在地。

大殿内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完颜晟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铁青,双拳紧握,青筋暴露。他缓缓站起身,走下龙椅,每一步都踩得地板咯吱作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叩头请罪……"他一字一顿地重复着,声音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赵桓小儿,当真以为朕是软柿子不成?!"

突然,他一脚踢翻了身边的香炉,铜制的香炉滚落在地,发出巨大的响声。

"传朕旨意!立刻召集所有军机大臣议事!"

很快,金国的核心重臣们都聚集在了大安殿。左丞相完颜宗干,右丞相韩企先,枢密院知院事完颜宗敏,兵部尚书完颜宗磐,户部尚书完颜希尹……这些帝国的栋梁之臣一进殿就感受到了皇帝身上散发出的滔天怒火。

"诸位爱卿,"完颜晟的声音如同寒冰,"赵桓小儿不但拒绝议和,还要朕去叩头请罪!"

这话一出,满殿皆惊。

左丞相完颜宗干颤声道:"陛下,宋人如此羞辱,实在……实在是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完颜晟冷笑,"他们何止是欺人太甚!他们这是要置朕于死地!"

右丞相韩企先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虽然宋人态度强硬,但眼下我朝确实处于劣势,不如……"

"不如什么?"完颜晟猛地转过头,目光如刀,"还要朕继续忍气吞声?朕堂堂大金皇帝,岂能受此奇耻大辱?"

韩企先被吓得不敢再说话。

"诸位听着,"完颜晟环视众臣,声音越来越高,"既然赵桓不给朕活路,那朕也不给他好过!从今以后,大金与宋朝,不死不休!"

枢密院知院事完颜宗敏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我朝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朕要让赵桓知道,羞辱大金皇帝的代价!"完颜晟一拍龙椅,"传朕三道急令!"

众臣连忙跪下聆听。

"其一,即刻传令习不失,加快行动!朕不要他顾及什么国际道义,朕要他在山东沿海杀个鸡犬不宁!让宋人也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

"其二,调集河东、河北所有能动用的兵力,化整为零,专门袭扰宋军补给线!朕要让他们的神器再厉害,也运不到前线!"

"其三,户部立刻征收战争特税!所有贵族、富商,都要为国出力!谁敢阳奉阴违,抄家灭族!"

这三道命令一下,意味着金国将进入全面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