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戎狄,恃强凌弱,岂有信义可言?"李仁爱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陛下若与之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必受其害!"
当时的李乾顺觉得李仁爱过于谨慎,缺乏开拓进取的雄心。现在想来,李仁爱才是真正的智者,而自己,不过是个被野心蒙蔽了双眼的蠢货。
"朕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满朝文武,害了党项万民..."李乾顺越想越绝望,"灵州数万军民,会州守军,都是因为朕的愚蠢决定而丧命...朕是千古罪人啊!"
他跌坐在榻上,想起了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忠臣良将。李仁孝,那个征战半生的老将军,就这样死在了灵州城头;野利遇乞,那个勇猛无双的猛将,也战死在会州城下。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西夏的栋梁之材?哪一个不是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但就是因为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他们全都白白送了性命!
"朕对不起他们...对不起啊..."李乾顺泪如雨下,"他们死得这么惨烈,都是朕害的!朕这个昏君,不配做他们的主人!"
更让他痛苦的是,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他仍然找不到任何挽回的办法。金人靠不住,自己的军队又被宋军打得溃不成军,现在连最有智慧的李仁爱都以死明志了...
"朕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李乾顺抱着头痛哭,"投降?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党项万民?死战?朕又拿什么去跟赵桓那小子拼?"
他想起了赵桓通过那个百夫长传来的羞辱性话语,心中又涌起一阵愤怒和屈辱。但愤怒过后,剩下的只有更深的绝望。
人家有神机利器,有精兵强将,有用不完的钱粮军械。而自己呢?连兴庆府都只剩下不到三万老弱病残,库房里的钱粮也所剩无几。这样的实力对比,还谈什么决战?
"朕真是...真是蠢到家了..."李乾顺自嘲地笑了笑,笑声中满含绝望,"当初若是老老实实向宋人称臣,或许还能保住党项万民的性命。现在好了,进退两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透过雕花的窗棂望向外面的天空。天色阴沉,乌云密布,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压抑。
"赵桓啊赵桓..."他喃喃自语,"朕小瞧了你,真的小瞧了你...朕以为你不过是个黄毛小子,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手段,如此心机..."
他想起了当初收到的关于赵桓的情报:年轻气盛,刚愚自用,很容易被激怒。当时的他还暗自得意,觉得这样的对手很好对付。
但现在看来,这些情报不是过时了,就是完全错误的。这个年轻的宋朝皇帝,不仅有雷霆手段,更有惊人的智慧和可怕的决断力。
从汴京保卫战开始,到现在的西征,赵桓的每一步都踩得极准,每一招都恰到好处。反观自己,却像个小丑一样,一步错,步步错,直到现在的万劫不复。
"朕输了...彻底输了..."李乾顺无力地靠在窗边,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输给了一个比朕小十多岁的后生...朕真是愧为人君啊..."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很快,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陛下...陛下...老奴有要事禀报..."
李乾顺认出了这是自己的心腹太监李德全的声音。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何事?"
"陛下,枢密院急报,宋军...宋军已经开始向兴庆府进发了!按照探马回报的速度,最多七日,就能兵临城下!"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李乾顺最后的侥幸心理。他双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七日!只有七日了!
"朕...朕知道了..."李乾顺的声音彻底变了调,"退下吧...让朕...让朕静一静..."
脚步声远去,寝宫内再次陷入死寂。
李乾顺呆呆地站在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七日后,赵桓的大军就要到了。到那时,自己是战还是降?是死还是活?
一切的一切,都要在这七日内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将决定西夏的命运,决定党项万民的生死,也决定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
"朕...朕真的走投无路了吗?"李乾顺最后看了一眼祖父的画像,眼中的泪水再次涌出,"太祖爷爷,您在天之灵,能否指点迷津,救救您这个不肖子孙啊..."
但画像依然是画像,不可能给他任何回答。能够拯救西夏,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他自己。
可他,还有这个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