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举国“欢腾”与暗流汹涌(2 / 2)

紧接着,一旁的侯宝不知什么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份圣旨,他恭敬的将圣旨送到胡滢面前。

“坏了,上当了!”几乎所有反对的大臣这才反应过来了,原来他们这些人全都被皇帝给耍了,人家早就想好了,只不过是在演戏试探他们罢了,此刻他们的内心有懊悔,有恨,有气……

胡滢恭敬的接过圣旨,缓缓打开,运足力气,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绍基垂统,必建立元良……皇长子吴王朱见沥,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孝友宽仁,克娴礼度……兹俯徇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明兴十七年十月初一,授朱见沥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诏书明发天下,礼部瞬间忙成一团。

钦天监周监正被拎着脖领子要求必须在三天内算出最最吉利的黄道吉日。

鸿胪寺官员捧着厚厚的礼仪流程册子跑断了腿。

教坊司开始排练雅乐。

工部忙着督造太子册宝(金册金印)。

这段时间里整个紫禁城乃至京城都沉浸在盛大典礼前的亢奋中。

街头巷尾,通过《大明时报》的铺天盖地的宣传,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位八岁被立为太子、还出京体察过民情的“神童”王爷,言语间充满了期待。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祥和表象之下,朝堂的暗流却汹涌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乾清宫的暖阁内。

朱祁镇正在批阅礼部呈上的立储大典流程草案,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低语。

“启禀皇爷,锦衣卫指挥使徐恭、东厂督主李冲,殿外求见。”侯宝的声音响起。

朱祁镇头也没抬,笔下不停:“宣。”

徐恭和李冲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一个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面容刚毅冷峻,正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徐恭。

另一个穿着暗红色蟒袍,面沉如水,眼神锐利如鹰隼还带着一丝阴鸷,正是东厂督主李冲。

二人进来后,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臣徐恭、李冲,叩见陛下。”两人行礼。

“起来吧。何事让你们同时来见朕?”朱祁镇放下朱笔,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

徐恭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启禀陛下,近日京城及南直隶、浙江等地官员府邸走动频繁,尤其是一些朝中清流言官、翰林院学士及部分……兵部官员。”

他刻意在“兵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密报显示,他们私下串联,议论纷纷,多有……非议太子殿下之语。”

“哦?都说些什么?”朱祁镇呷了口茶,眼皮都没抬。

李冲立刻接上:“回皇爷,臣手下番子探得,那些人不敢明着反对立储,却抓着两点在大做文章。

其一,便是数月前那次所谓的‘荧惑守心’异象(火星停留在心宿的天文现象,古人常视为凶兆,预示兵灾或帝王灾祸),硬说此乃天象示警,陛下在此刻立储,恐……恐非吉兆,有违天意,或动摇国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哼!荧惑守心?”朱祁镇冷哼一声,放下茶盏,“朕记得钦天监当时就奏报过,后来《大明日报》也刊登过那不过是寻常星体运行,距离远着呢!怎么,朕的天文官不如他们懂?还是他们想替老天爷说话?”他语气森然。

李冲身子伏得更低:“陛下息怒,更可气的是其二,有人不知从何处,竟将二皇子殿下……殿下出生时手掌带有七点朱砂胎记之事翻了出来!”

朱祁镇眼神猛地一凝!

夏皇后生产朱见泽时,稳婆确实惊呼过小皇子左手掌心有七点排列如北斗的淡红色印记,当时只觉奇异,并未多想。

朱祁镇还曾玩笑说此子或与北斗星君有缘。

此事只在极小的范围内知晓,没想到了竟被泄露了出去!

李冲感受到皇帝的怒气,语速加快:“那些人暗中散布流言,说二皇子掌生七星,乃是‘北斗注生’,天命所归!是真正的紫微帝星降世!暗指……暗指太子殿下虽为嫡长,但……但天命不在其身!甚至有人妄言,说……说吴王殿下此次出京所见所闻,皆乃刻意为之,有沽名钓誉、急于固位之嫌,用心极其歹毒!”

“砰!”朱祁镇一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笔架砚台都跳了起来。

“放肆!”他怒喝一声,眼中寒光四,“好!好得很呐,荧惑守心是示警?北斗七星是帝星,朕的儿子,什么时候轮到他们用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来品头论足、妄测天心了?!还污蔑壮儿沽名钓誉?他们自己尸位素餐、蝇营狗苟,就以为天下人都跟他们一样龌龊?!”

徐恭和李冲噤若寒蝉,头深深低下。

朱祁镇胸膛起伏,怒极之后,反而露出了冰冷的笑意:“查,给朕一查到底!徐恭!”

“臣在!”

“你锦衣卫,给朕盯紧了所有串联的官员,谁领头,谁附议,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哪怕他们晚上起夜几次,都给我记清楚了!一个都不许漏!”

“臣遵旨!”

“李冲!”

“臣在!”

“你东厂的番子,给朕撒出去,重点查这‘掌生七星’的消息是谁泄露的?流言源头在哪里?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那些散布流言、诋毁太子的,不管他是言官清流,还是勋贵大臣,都给朕揪出来!记住,要人证、物证、口供,铁证如山!”

“臣领旨!定让这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还有,”朱祁镇补充道,“给朕放出风去,就说,朕近日翻阅史书,看到前宋因‘烛影斧声’、‘金匮之盟’这些捕风捉影之事,闹得兄弟阋墙,朝局动荡,深以为戒!朕最恨的,就是有人离间天家骨肉,谁敢拿朕的儿子做文章,无论是谁,朕诛他九族!”

徐恭和李冲浑身一凛,齐声道:“臣明白!”

喜欢大明,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明,我来了!(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