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见到小绵羊问得认真,也认真回答:“水沸腾时浇点凉水进去,一是为了防止饺子破皮,二是延长饺子馅煮制时间,防止饺子外熟内生。此外还可以让饺子皮稍微筋道一点,防止黏连。”
小绵羊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伸手接过水瓢,也要学着往锅里浇凉水。元宵自然由着她,就站在旁边指导,反复三四次之后,饺子就差不多熟了。
煮好肉饺子之后,元宵接下来又开始煮素馅饺子。小绵羊兴致很高,依旧拿着水瓢,帮忙浇凉水,玩得很开心。
巧儿站在两人身后,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忽然有种感觉,她觉得自己和小绵羊、汤老弟,就像是亲密的一家人。
元宵这时开口说:“嫂子,我已经把饺子分成两份,你喊那些丫鬟婆子过来拿走一份,让她们在隔壁房间里吃,我们几个在主屋里吃,这样她们也不拘束。小绵羊,去前面院子里喊你阿爹过来吃饺子。”
巧儿问道:“为什么你不直接喊,而是要让我去喊丫鬟婆子?”
元宵回答:“我只不过是一名客人,在这里只是短暂停留,要不要这份人情都没关系。而你们娘俩却是和她们交朝夕相处的人,隔三差五积累一下人情就很重要,这样她们服侍你们的时候,也会更尽心一点。”
“将心比心,投桃报李,你待她们好点,正常情况下,她们也会对你们娘俩好点。”
“汤大哥一是经常不在家,二是公务繁忙,也没有这么多精力照顾你们娘俩。你们要想过得舒坦,过得安心宁静,主要还是要靠这几个丫鬟婆子。你对她们好,她们自然也会心中有数,对你和小绵羊来说是好事。”
巧儿闻言十分感慨:“老弟,你汤大哥如果有你十分之一会照顾人,我都心满意足。如果有你一半这么会疼人,让我干啥我都心甘情愿。”
巧儿说完,便出门去喊丫鬟婆子来端饺子。元宵果然没说错,几个丫鬟婆子都非常感动,欢天喜地过来端饺子。元宵还提醒她们把醋碟子一起端走,还给她们装了两碟小咸菜。
丫鬟婆子们千恩万谢,把饺子连盆端到隔壁就开始吃起来,连声赞叹味道好。
元宵和巧儿刚把饺子端到主屋,小绵羊就带着汤管家走进来,四人一起落座。结果小绵羊非要挤到元宵身边坐,谁也拿她没办法。
汤管家一个人吃肉饺子,巧儿和小绵羊都陪元宵一起吃素馅饺子。桌面上除了醋碟子之外,还有芝麻油、花生酱和两三样小咸菜,蘸着不同的酱料一起吃,特别有味道。巧儿、小绵羊和汤管家都赞不绝口,说平日里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饺子。
小绵羊不光自己吃,还夹起一个自己包的素饺子,蘸好花生酱,非要给元宵吃,说要让小哥哥尝尝自己的手艺。她包的饺子很好认,个头比较小,馅也比较少。
盛情难却,元宵只好愉快地接受,边吃边夸奖小绵羊包的饺子好吃,把小绵羊乐得嘿嘿直笑。
“小绵羊,阿爹也想尝一口,怎么办?”汤管家立刻就提意见。
“啊?这样啊。那你让阿娘喂你,我只喂小哥哥,我忙着呢。”小绵羊一边回答,一边又夹起饺子蘸了一点芝麻油,再次送到元宵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