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楼,经过一番细致的身体检查后,葛兰认真地为刘莲花和吴庆喜开出了中药处方。然后,她轻手轻脚地下楼,走到吴敬诚身边,压低声音对他说道:“敬诚哥,伯父伯母的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调理。你告诉他们,平时不要过于劳累,要多注意休息。”
吴敬诚听后,感慨地叹了口气:“唉,我就是有些担心,到时候说说吧。如今人老了,身体就是不如以前了啊,岁月不饶人啊!”
葛兰非常认真的样子说道:“话虽如此,但老年人如果能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会有很大好处的。”
吴敬诚叹息道:“唉,父母的身体总是时好时坏,确实让人放心不下。我这次离开滨江城,心里还真有些担心他们的身体。”
葛兰安慰他道:“你别太担心啦,这里还有大姐、二哥,还有三姐他们呢。他们都会照顾好大伯大娘的,你尽管放心去外面闯荡吧。”
吴敬诚听了葛兰的话,稍稍宽心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兄弟姐妹多几个,确实可以轮流照顾老人,这样我也能心安一些。”
葛兰感慨地说道:“这就要看你们兄弟姊妹有没有孝心啦!”
吴敬诚自信满满的回应道:“你还不知道吗?咱们家应该是没问题的。”
说罢,吴敬诚缓缓地走到堂屋门口,驻足凝视着整个庭院,心中却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滋味。
吴敬诚的目光扫过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年迈父母的身影。他想起自己如此匆忙地离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酸楚之情。他觉得自己对双亲的养育之恩有所亏欠,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从小到大,吴敬诚的父母对他的要求一直都非常严格,从未对他有过丝毫的娇惯。他们时常念叨着“养子不教,父之过”这句古训,坚信严格的管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好。
吴敬诚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明白正是因为他们的严厉教导,才有了如今的自己。
尽管中午的饭菜准备得有些仓促,但桌上依然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其中还有吴敬诚最爱吃的腊肉和香肠。
这一桌美味让大家都吃得很开心,然而吴敬诚的心情却始终有些沉重。
吴敬诚心中十分纠结,他不知道该如何向父母坦白自己的事情,他担心他们会不同意。
在吃完午饭后,刘莲花和吴庆喜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散步,享受着午后的宁静时光。随后,他们回到房间里小憩一会儿,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多年来的午休习惯。
吴敬诚也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本想好好睡一觉,但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躺在床上,思绪渐渐飘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的他,生活无忧无虑,每天只需帮忙干一点农活,就能吃到母亲煮的香喷喷的鸡蛋。那鸡蛋的味道,至今仍令他回味无穷。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敬诚学会了栽秧打谷等农活,但他却始终无法忍受这种辛苦的劳作。去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他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前途。
然而,进入警察中队后,吴敬诚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成熟懂事。他成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完全没有把警务放在心上。
就在那过小年的夜晚,吴敬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突然意识到,尽管已经经历了这么多,但他对这个清王朝始终提不起一丝好感,更无法适应这个腐败没落的社会大环境。
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浮现,便如同野草一般疯长,让他越发觉得在这个地方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然而,正当他感到绝望之时,一丝希望的曙光却在黑暗中闪现——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再加上他所拥有的众多关系,离开滨江城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吴敬诚立刻警觉起来。他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原来是母亲在说话。他赶忙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房间,然后快步走向门口。
当他走到母亲的卧室门口时,发现门竟然是敞开着的。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迈步走到母亲卧室的门口。
只见母亲刘莲花正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书。听到吴敬诚的脚步声,她抬起头,目光正好与儿子相遇。
刘莲花微微一笑,对着吴敬诚招了招手,温柔地说道:“幺儿,站在外头干啥子呢?快进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