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 / 2)

在锅里下入葱姜之后,再加入大蒜、洋葱,她这个是结合啫啫煲的做法,煎香的鱼铺在上面再加入调味料。

秀秀拿了啤酒过来,岳宁倒了半瓶啤酒进去,两种不同做法的河鲜香味混合在了一起。

村小并不大,香味太浓烈,以至于,隔壁饲料厂,和另外一家塑料厂的人,都探头出来。

饲料厂的施先生原本是盛情难却,这会儿他从办公室出来,有些庆幸,幸亏他刚才答应了要去吃饭,否则现在肯定后悔到拍青大腿。

岳宁烧好了鳊鱼,又把小炒肉给少了,再炒了一个蒜泥空心菜,她说:“秀秀,去隔壁请施先生,说我们开饭了,也通知大家。”

“好嘞!”秀秀立马出去。

岳宁揭开煮河蚌汤的锅盖,加盐加胡椒粉。

搪瓷大盆里放入小半碗青蒜叶,大勺子把河蚌汤舀进搪瓷大盆里,奶白色的河蚌汤上漂着碧绿的青蒜。

葛大姐把电饭煲里的饭,打松了,端起电饭煲内胆跟在岳宁身后。

岳宁端着大盆到隔壁的食堂,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一个房间,里面只能放下两张大圆桌,几位师傅还在洗手,乔君贤和施先生坐下了,岳宁见秀秀还没坐下,问:“秀秀怎么不坐?”

“不是家里的规矩吗?男人没坐下,女人不能坐。”

岳宁瞪了她一眼:“封建残余,坐下。”

“哦!”

岳宁在乔君贤身边坐下,等人齐了一起开饭。

岳宁跟施先生说:“施先生,我就借着这顿饭,谢谢您对大黑的照顾。”

“我那点肉是给大黑的酬谢,它走了,那些老鼠又要卷土重来了。”

“养只猫?”岳宁建议。

施先生笑:“养猫。”

乔君贤站起来给施先生打了一碗汤,又给岳宁也打了一碗,还要给他的主管打汤,主管慌忙站起来:“老板,您先打,我们自己来。”

“我们自己来,我们自己来。”让他们的老板,乔家二公子打汤,他们可不敢。

乔君贤打了汤给主管:“我打汤你们都过意不去了,那港城名厨,宁宴老板做的菜,你们怎么好意思吃的。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的厂还刚刚开始,以后还要大家多多努力。”

乔君贤给大家都打了汤,这下大家终于喝到这一口,勾得他们馋虫都出来的汤。

闻着香,喝着鲜,这简直是极致的味蕾享受。

里面的河蚌肉经过两个小时的炖煮,涨胖了,里面饱含汤汁,有嚼劲,却不费劲,实在是河鲜中的极品。

“这个汤实在太鲜了,不会真的只有河蚌吧?”仓库保管员张师傅问。

秀秀有话说了:“宁宁用鲫鱼熬了汤,用鲫鱼汤炖的。”

“难怪了,这个汤浓稠得像是牛奶。”

“我回去也要试试。”张师傅说。

港城来的修理工笑着说:“不过,你先得想想有没有老板娘这么一双巧手?”

“这我就不用想了。”

乔君贤夹鱼的筷子略微抖了抖,他夹了鱼到碗里,低头吃鱼,这也太尴尬了。

岳宁看出他又尴尬了,他这个人啊!就是脸皮薄。岳宁给他夹了一个花卷:“尝尝葛大姐做的鸡肉垫花卷,这是我们西北的口味。”

“我说宁宁啊!你叫我阿根叔,你叫月芹葛大姐,这个辈分不对啊!”阿根提醒岳宁。

岳宁看向阿根叔:“烦死了,我一直这么叫的,我改还不行吗?叫月芹婶……好别扭啊!”

葛月芹没好气地白了男人一眼:“宁宁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就你话多。”

“阿根叔,就是认为就是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他老婆。”岳宁笑话阿根,“我跟你们说,我阿根叔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月芹婶的……”

岳宁还没出口,葛月芹放下筷子,双手捂住了脸。杨勇根连忙说:“小姑奶奶,我谢谢你了!”

岳宁给葛月芹夹菜:“婶子,吃菜,吃菜。”

“别说我,那你说,你什么时候喜欢上乔先生的?”阿根问她。

港城来的小伙说:“这个全港城都知道,我们老板娘对我们老板一见钟情。”

小伙子还看着岳宁:“老板娘是吧?”

岳宁往乔君贤看去,她跟慧仪姐姐早就互相嘲讽了,她们俩谁也别想洗清一见钟情了。她说:“啊对!”

岳宁往乔君贤看去,果然这人脸上的笑容荡漾得不行。他高兴就好!

这个小伙问:“老板,我们想知道,咱们今年的尾牙,有没有可能放在……宝华楼?”

岳宁还以为他要说放在宁宴,乔君贤的观塘工厂不大,也就是四十几号人。无论是放在宝华楼还是放在宁宴,加上经销商也就六七桌,放在宝华楼呢?哪里太嘈杂了,放宁宴,那个费用不菲。

乔君贤的私人口袋肯定掏得起这个钱,但这是他除了之前小打小闹,代理德国的家用电器之外,第一份实业生意。投入的本金一共也就是五六十万港币。

他要靠着这些本金,来证明自己的经营能力,不能因为他是乔家二公子就一直往里砸钱。

现在工厂刚刚起步,他靠着盘活原有的存货,已经初步有了点成绩。

“宝华楼呢!大厅的话,你们没办法全部包下,包间都只有一桌两桌,大家不在一起,也没那个气氛。宁宴呢?说实在话,动辄一桌七八千上万,我觉得没多少意思。无论是宝华楼,还是宁宴,我都很难专门给你们做饭。我想公司的同仁,其实都想尝尝我做的饭。这样……今年的尾牙宴,就放你们观塘工厂,我带两个助手,加上你们的厨师,咱们就在公司食堂,菜品搞得好一点,让大家吃得尽兴。原来尾牙预算多少,还是花多少,奖品丰富一点。让大家高兴高兴?”岳宁看向乔君贤,“你看呢?”

“真的啊?”小伙子开心地问。

“真的,我先排一下时间。”

乔君贤笑得更开心了。

“岳小姐,我想问一下,你既然是在港城开酒楼的。可熟悉供港农产品吗?比如生猪养殖这块。”施先生问岳宁。

岳宁点头:“挺了解的。”

“是这样的,我们最近在了解国内生猪养殖收购,现在收集的信息很乱,既有饲养场养殖,也有从农户收购之后,在集中……”

岳宁听下来他这是想要搞市场调研,她笑了:“施先生,这个您可以问我月芹婶。她是我们乡畜牧站的兽医的总负责人,她对这块非常熟悉。当然,您要了解供港这块的话,这个我可以帮您介绍相关人员。”

“我想了解供港生猪养殖,也是希望能找到了解的人,帮我摸清国内生猪养殖的情况,让我能够知道把饲料往哪里卖。”施先生看向葛月芹,“太太贵姓。”

“施先生,您叫我‘小葛’吧!”葛月芹说,“我也就了解我们市的整个情况,不过全国用的是同一个计划,应该说大家都差不多……”

葛月芹在自己这块能力很强,要不然县里也不会让她除了给自己乡里培养兽医之外,还去其他乡里上课。涉及她的本职工作,她思路清晰,口才也不错。

一顿饭下来,施先生也就听了个大概。

其他人都要上工去了,岳宁陪着坐,给他们倒了水,听他们聊。

“小葛,能不能麻烦你,帮我们……”施先生摇头,“不行,不行,你这些信息对我们太重要了,在其他地区,我们还能请市场调查公司出报告。但是内地连这样的调查公司都没有。这个我们要给报酬。”

“施先生,我月芹婶在我们厂里无法发挥她的长处。既然你认为,她的能力对你们很有用,不如聘用她作为你们市场部的人员。未来你们饲料公司要开拓市场,需要有这样的人。我月芹婶是畜牧中专毕业的,有文化。”岳宁跟施先生推荐。

施先生惊喜地问:“可以吗?刚好前期,帮我们理出国内畜牧市场的基本情况,等我们量产之后,做市场调研和更新。我就缺小葛这样的行业内人士。”

“我?不行的。我就是一个兽医,我不知道什么是市场情况。”葛月芹连忙摆手。

岳宁笑:“你知道的,就是施先生他们花钱也未必能搞清楚的。另外,我跟粤省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人关系很好。施先生的公司,刚开始拓展业务可能就是从粤省拓展。你现在说得是咱们老家哪里的牲口养殖情况。再把这里的畜牧养殖调查一遍。那对施先生来说,他们就有了一定了解。再说行业都是相通的,粤省进出口公司上面还有上级单位,我这次搞大闸蟹,就是进出口公司找到上级单位去给我弄来,也就是其他省份的一些人,我们也能联络到。你也能调查到……”

岳宁说的这些话,让施先生眼里放光。

光葛月芹本身知道的信息,还有跟她交谈中,他很满意她思维,他就知道葛月芹是一个人才,而现在这位岳小姐还主动说出她有的人脉,这个意思就是他们雇佣葛月芹就能用她的人脉。这是送上来的机会啊!

“小葛,来我们厂吧!市场部专员。”

“月芹婶,这个工作总归合适你了吧?”岳宁看着她。

葛月芹有些不确定地点头:“那我试试?”

“来吧!来吧!”施先生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都不知道行业内的专家就在身边。”

“有时候就是要多交流才知道吗!”

第137章 收了胜华楼

下午三点多,岳宁牵着大黑上了面包车,过关验证,出了口岸。

乔君贤平时都是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港城这里叫平治。岳宁把大黑塞进后排,想要去副驾驶,大黑双脚挠车窗,岳宁怕它把真皮内饰给扯破了,连忙拉开车门,陪着它。

乔君贤从后视镜看后排的一人一狗,有些懊悔,为什么要帮她把狗给带过来?

“宁宁。”

撸着狗头的岳宁抬头,乔君贤说:“厂里的人瞎说的。”

“瞎说什么?你尾牙已经定好了?”岳宁有些奇怪。

“不是这个,尾牙,我本来也在发愁,原本打算放鸿安,找个小宴会厅。你年底忙疯了,没想找你。”乔君贤说。

岳宁抬头看他:“我做这个生意的,你没想找我商量?”

“不是啊!我就是……”

“你还不如阿祥他们看得清楚。有老板娘不用,不是浪费吗?”岳宁说。

听她自己亲口承认“老板娘”,乔君贤刚才还觉得,她只是面上不显,但是心里可能会不开心。没想到她自己顺理成章地承认了。

“你不介意?”乔君贤问。

岳宁有些意外:“介意什么?”

“他们叫你‘老板娘’。”

岳宁头往前探,看他的脸:“乔君贤,你心里笑开了花也就算了,脸上都笑成这样了。还问我介意不介意?”

“我就担心你生气吗!”

“不生气,早晚的事。就是我吃亏一点,宁宴的人现在还叫你‘二少’,不是叫你‘老板公’。”

“那你可以让他们改。”乔君贤说道。

“你倒是很想啊!”岳宁笑了一声,“没门。”

乔君贤把岳宁送到家,已经是傍晚了,岳宁想要留他吃晚饭,乔君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天要去健身。”

“那你去吧!”岳宁带着大黑下车。

她牵着狗往自家楼道口去,同楼的那只叫“毛毛”的萨摩耶下楼来,蹦蹦跳跳地出来。

毛毛特别活泼,而且嘴碎,看见别的狗,会吼上两声,看见大黑自然不例外。

大黑被这么一只狗叫,立刻全身绷紧,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泛着凶光,龇牙咧嘴,发出“呜……”的低声。

一瞬间毛毛被吓得后退两步,躲到主人身后了。真是一只懂得审时度势的聪明狗。

岳宁的手摸到大黑头上,跟毛毛的主人打招呼:“带毛毛出去啊!”

毛毛的主人刚刚也被大黑吓了一跳,他从来没见过一条狗,能这么吓人。可这一转眼,这条狗又变得温顺起来。

“这是……”

“我在西北的时候,跟我一起牧羊的牧羊犬,叫‘大黑’。刚刚把它接过来。”

“就是那条跟你一起赶过狼的狗?”

“是。”岳宁低头看自家大黑,“它很乖的。”

毛毛从他主人身后探出头来,大黑在岳宁的安抚下,大约是它知道前面这条傻白甜没危险,它甩动着尾巴。

毛毛走了两步,再走两步,到大黑身边,闻了闻大黑的气味。

毛毛……它想做不可描述的事。

这下把大黑惹恼了,张开嘴要咬过去,幸亏岳宁扯得及时,拉住了它。

毛毛再次被吓得缩了进去。

毛毛的主人伸手打毛毛的脑袋:“叫你没脑子,不看看是谁?”

岳宁笑着:“毛毛再见!”

毛毛这下活泼不起来了。

大黑跟在岳宁边上进了楼道,上了电梯,大约是不太适应这个空间,仰头看岳宁。

岳宁摸它的头安抚它。

打开家门,岳宁已经给它准备好了狗窝。

大黑是牧羊犬,它算是记录在册,有国家配狗粮的狗,而且阿根叔也尽心,驱虫防疫都做好了。就是西北那里常年缺水,平时都不洗澡,等帮它好好清洗一下。

岳宁拿了狗狗用香波,拿了刷子,牵着大黑进卫生间,用莲蓬头给着家伙洗澡。

“大黑,你最近吃了多少东西,身上肉怎么长了这么多?”

大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大约是见她被香波溅到了,伸出舌头舔她脸。香波苦的,它伸出舌头。

岳宁拿花洒对着它冲,大黑要跑,岳宁抱住它,不让它走。

总算是把大狗狗给洗了个干净,再按着它把毛给吹干了。

大黑终于自由了,进客厅去。岳宁浑身湿透,她把卫生间搞干净之后,也洗了一把澡。

她出来,给大黑喂了一把狗粮,她按下电话,电话里是杨志杰的留言:“宁宁,后天面馆开业了。明天有空一起去看看吗?”

:=

第二条蔡致远:“有空回我个电话。”

岳宁先给打电话到宁宴,电话是宁小厨项目组的一个妹子接的,这个妹子就是杨志杰的同班同学,她说:“岳小姐,阿杰在跟苏菲姐商量开业的事。”

“没事,明天周六,你们下午没课吧?我和他下午两点去看。”

“好的。”

岳宁不紧不慢地去下了面条,端出来,打开电视机,给蔡致远家里打电话,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应酬吧?给他留个言吧!

“喂!”

蔡致远接电话了?岳宁问:“你没出去花天酒地啊?”

“什么话?说得我好像成天在外……”

他矢口否认,不过岳宁听出声音不对劲,她问:“怎么?感冒了?”

“嗯。最近流感。”蔡致远说,“跟你说个正事,下一期是上届厨王,李欣荣的徒弟上场,你帮我想想,能搞出个爆点来吗?你们前两集暴热,这两场比赛平淡无奇,观众已经流失了。”

《厨王大赛》初赛第一第二集,很吸引人的眼球,这两集中规中矩。

“大哥,这是初赛,你这个时候场场都要爆,那最后拿什么给人看精彩的?”岳宁吃着面条说。

“话是这么说,观众的呼声很高。”蔡致远呼出一口气,“算了。”

“行吧!我打个电话问问荣叔,他们那里要不要帮助。”

“谢了!”蔡致远说道。

岳宁挂了电话,见电视里放着张家的新闻,经过一整天的发酵。

之前是张安康一家子一直活跃在屏幕前,现在张家一家五口全部都闭口不言,拒绝采访。

从股市上来说,天祥珠宝今天股价大涨,主要是尘埃落定,天祥珠宝未来会在张安乐手里,市场对张安乐的经营有信心。

新闻结束,岳宁和大黑一起在客厅里看电视。

接下去的访谈节目,也是关于这次事件的分析,傅丹琴用回本名,被说成是:这是港城首次,活人跟死人离婚。

电视台请了港中大的一位中国历史方面的教授来分析这件事。

这位教授说:“在普遍意义上,女性守寡是从道德上对女性的约束。实际上还有财产上的考量。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张汝舟为了拿到赵明诚留下的藏品,精心策划娶了李清照。但是到了明朝,律法就改变了,《大明会典》(卷十九)载:‘其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妆奁,并听前夫之家为主。’,也就是说,寡妇改嫁,不仅仅是夫家,还有她的嫁妆,也全部变成夫家所有物了。这是古代封建社会为了保证男性利益的一种方式。这就形成了固有观念,寡妇的钱,默认都是夫家的。但是社会在改变,清朝末年,《大清律》……”

电视里教授解释了女子继承权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法律对女性财产的保护,这位教授最后说:“实际上,以今日港城的发达,却还有人对一位靠着自己双手发家的女性,分配自己挣来的财产指指点点,甚至认为她应该把这些财产给妾生子,逼得这样一位成功女性,不得不宣布跟亡夫离婚,实在是封建到可笑的地步。”

门外有声音,大黑站了起来,门被推开,岳宝华走进来。

大黑只在西北见过岳宝华,它仔细认了一下,摇着尾巴跑过去,岳宝华蹲下,伸手挠它的下巴。

大黑抬头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岳宝华的脸。

岳宝华摸了摸它的狗头,跟孙女说:“宁宁,今天胜华楼的房东来找我,他跟张丽丽和丁胜强的纠纷已经理清楚了,最终他损失了大半年的房租。这些日子,他一直想要找租客,但是胜华楼要是整租的话,能有这个实力的人家不多,要是重新分开租,估计年前是没什么希望了。他就来问我要不要?我去里面看了一下。他们实际上也就开了一年多,里面的装修还都很新,就是外头几块玻璃被砸了,里面的墙壁上也有一些痕迹,修补一下就好了。我说要回来找你商量一下,你看要不要?”

“要。”岳宁说,“粤城那里跟我说大概还有三十个候选厨师,现在我们这里已经陆续接收了二十五个内地厨师,目前来说宁宴和宝华楼够了,所以我没有再要人。明年我打算在中环或者铜锣湾再开一家宁宴,同样宝华楼也要开到港岛去,到时候人抽调过去就不够了。现在阿松叔他们轮班当值,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现在看来阿松叔,已经有能力单独带一个班底了,胜华楼就在一条街对过,我们刚好可以两边看着,两边指导。宁小厨面馆,开店速度会更快,到时候烧腊和卤水的需求量也会上去。”

现在宁小厨只有一家门店,还不至于能建立中央厨房,所以烧腊和卤水依赖于宝华楼,宝华楼每日将已经风干好烧腊坯子送往宁小厨,宁小厨现烤现卖。

祖孙俩商量完,岳宁给李欣荣打了个电话,问他要不要帮忙?李欣荣也在为徒弟头疼,今年小师弟强得过分,又冒出来这么一个他们根本不了解的对手。

不过他们这一场的对手,他还是熟悉的,暂时到没什么,他说:“我不怕这一场,我担心下一场,遇到那个陆培德。”

“叔,只要有记忆点,哪怕被淘汰了也没事,您看春风楼不也没影响吗?这次我来想一道新式菜品?”

“那我就替阿辉谢谢你了。”

“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

第138章 叶应漪的烦恼

宝华楼收下胜华楼,将开宝华楼二店这个消息,电视台报纸纷纷报道。

不过这个消息让港岛的市民有些失望,原本大家还期待宝华楼能来港岛,让大家不用为了吃一口饭,还要过隧道,晚高峰的时候,隧道堵得厉害。

岳宁出来解释,这只是老酒楼拓展,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店,第二店还在选址当中,一定满足大家的期待,在港岛开。

她顺便为自家的宁小厨面馆宣传了一下。宁小厨面馆还要宣传吗?

圆仔和宁小厨联名速食面的广告已经播出了。港城的背景,中村美伊歌曲的背景音乐,深夜一张暖人的笑脸,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汤面上还盖了烧鸭和烧肉。

真正有烧鸭和烧肉的宁小厨面馆,试营业期间就天天爆满。

前天开业,更是人山人海,很多人是冲着岳宁会连着三天在宁小厨亲自炒豉油鸡面来的。

这已经是第三天下午了两点了,总算人少了,岳宁今天已经连着炒了三个小时的豉油鸡面,她换下宁小厨的制服,刚想要自己吃个面,看见叶应漪带着两个人从外面进来,岳宁迎了上去:“姨妈,您来了。”

叶应漪笑着说:“来吃点东西。”

“我也没吃呢!一起?”岳宁陪着叶应漪点了餐。

她和叶应漪面对面坐着,叶应漪仔细看了一下店里的装修风格,她说:“日式风?”

宁小厨说是港式面馆,里面装修采用原木风,确实带着日式小清新的风格,背景音乐还是中村美伊的歌曲,按照岳宁自己的说法就是要搞得倭里倭气。

“就是想要配合慧仪姐的速食面进入日本市场,湾仔现在日资百货公司聚集,已经被称为小东京,融入整个环境吗!”岳宁说。

听见“小东京”这三个字,叶应漪头疼。

她们的汤面上来,叶应漪喝了一口汤:“日式拉面的味道。”

连吃碗面都是日本味道,叶应漪现在已经被“日本”两个字烦透了。

“现在风靡日本的日式拉面,在三四十年前,是叫中华面,或者叫广东面,是源自于日本中华风物街的餐食。”岳宁舀起一口汤,汤里飘着蒜酥,“而我们认为的日式特征,比如这个蒜酥,实际上是台湾过去的味道。”

“小丫头,你再狡辩,也无法说自己不是在以日式为卖点。”叶应漪说道。

“可现在就是日本最辉煌的时期,日本文化输出非常厉害。”

就在这时有两个一眼就是日本人的客人进来,店里会日语的服务生里面说:“欢迎光临!”

叶应漪听见日语都烦,偏偏岳宁说:“这是日本经济全盛时期,日本的文化,日本的产品无孔不入,而且港城的日本游客也多。”

叶应漪的目光看着玻璃窗外,百米开外是一家新开的日本百货公司,这已经是日资在港城的第八家百货公司,随着本港的百货公司倒下,鸿安百货现在凭着供应链优势,还能维持不亏,在港城本土百货公司里已经算是独树一帜了。只是,鸿安现在被日资百货公司包围,现在日货盛行,接下去日货以质优价廉会进一步占领市场,以经营全球百货为卖点的鸿安,恐怕会更艰难。

叶应漪微微叹了口气,儿子说要去日本,看见小家电,顺带看看日本的百货业。

其实日本的百货业,在港城就能知道是如何气势汹汹,如日中天了。

大哥大姐让她心放在肚子里顺势而为,大姐说她当年一心想要造中国人的汽车,一看五六十年代日本汽车起来,新马地区根本无法形成产业,她索性就专心于船舶修理了。

大哥的意思也是如此,传统百货上如果干不过日本人,那就专心大卖场经营。只是鸿安百货是她爷爷一手创立的,港城又是鸿安百货从上海撤出后最大的一家百货公司,这里承载了叶家几代人的心血,要放弃她多少还是不舍得。

叶应漪抬头岳宁,小朋友也是这个意思,要顺势而为,她笑自己一把年纪还想不明白。

岳宁不知道姨妈为什么一下子忧心忡忡,一会儿又笑了。

岳宁听乔君贤说他妈最近很忙,这次去日本,乔君贤也想一起去看看日本百货业的情况,帮他妈一起想想办法。

叶应漪见她的两个下属也都吃好了,她说:“行,我走了。”

岳宁这里也差不多了,跟叶应漪一起走出店面,出了店面前面的那家日资百货公司的广场上正在表演劲歌辣舞。姨妈是出来看这家新开的百货公司?

“姨妈,现在鸿安也被冲得很激烈吗?”

“销售额在下降,而且日货现在成了主流,日妆、日本服饰配饰、日本家电销售量很大,老牌的英资百货公司,以经营高端产品为主,都已经抵挡得很吃力,不过他们现在有名品销售撑着,所以看上去还是很红火。鸿安的大多数货品,实际上还是走中档路线跟日资本百货,刚好正面竞争,就更难了。”叶应漪无奈地笑了笑,“不过没关系,你大姨说,要是干不过,就别硬干。顺势而为,她十几二十年前……”

岳宁听三姨说,大姨看见日本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哪怕大姨当年的货车厂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她还是果断从造车转向船舶修理,如今经营着新加坡最大的船坞。

两人一起往鸿安百货走,鸿安隔壁,跟鸿安打了几十年擂台的大新百货已经关门歇业了。

“姨妈,你说英资百货的名品是指?”

“Luxury。你知道吗?就是……”

“高档奢侈品?对吧?”

“对。”

“姨妈,英资百货,面对的客户是港城的富裕人群,而日资百货则是面对港城的中等收入人群,鸿安大卖场则是面对普罗大众。对不对?”岳宁问。

叶应漪觉得自己生怕孩子不是这个行业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孩子怎么还问一遍,可不像是平时思路特别清晰,一点就透的宁宁,她还是点头:“对。”

岳宁抱住叶应漪的胳膊:“姨妈,我们去前面聊聊。”

叶应漪让两位下属先回去,岳宁说:“慧仪姐和我都想要进军日本市场,想要吃一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汤。所以宁小厨系列,港式为基调,贴近日本人的口味。日资百货来吃掉港城传统百货的份额,咱们就不能反向把货卖给日本人。鸿安不是有全球采购六十多年的经验吗?我们不是跟全球各大厂商有很好的关系吗?我们能不能拿到各大名品的工厂尾货?”

“尾货?”叶应漪笑起来,她就知道这个丫头不会仅仅重复问,果然有好点子等着她,“我去参观过好几家厂商,这些厂商一般会在工厂里开一家仓库店,卖这些尾货,便宜的打一折,贵的也在原价上打三折。但是,大部分都是过季,断码的产品。”

“如果我们把鸿安转型为专门售卖各种折扣名品的商店呢?”岳宁问叶应漪。

岳宁上辈子学商业运营的时候,就学过奥特莱斯这种运营模式,工厂折扣店这种形式早就存在了,但是真的把品牌集中起来,要到九十年代左右,真正飞速发展是九十年代中后期。

奢侈品对刚刚富裕起来的人群来说,是极度有吸引力的东西。

上辈子她玩珠宝,市场上有一类很高性价比的珠宝,就是日本八九十年代的珠宝,里面不乏个大品质好的货色。这些东西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经济泡沫时期是如何疯狂。

这么一个国家,有大量的人一下子跨入中高产阶层,对未来有无限希望的时候,怎么能克制买买买的欲望?尤其是象征着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买奢侈品变成了一种风潮。

“而且港城自身发展,市民也有这方面需求。”岳宁看着被日资百货公司包围的鸿安,“让他们赚港人的钱,我们赚日本人的钱。这叫和气生财。”

岳宁一语双关,叶应漪舒畅地笑起来:“是啊!港城做这一块有天然的优势,箱包围巾皮具之类的产品,日本大约征收10-20%的关税,在关税基础上,还有10%的消费税,就是钟表这些不征收关税的产品,也起码要征收10%的消费税。这些港城都没有。就算是进价一模一样的情况下,港城的价格至少比日本本土低10%-30%,中位值是20%。而且港城自身这块也有很大的需求。日本人去欧美一趟不容易,来港城很容易。”

“关键是日资百货,他们不会守着自己的擅长的日本产品,来跟我们走这条路竞争。”岳宁对叶应漪说。

叶应漪笑着抱住岳宁:“我不过说了一句英资百货公司的名品,你竟然给我想出了这么一条路?”

“其实,原来我跟君贤在讨论的时候,我是想说让您考虑在服务和业态上跟日本百货公司差异化竞争。比如传统的百货公司,卖货就是卖货,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冰室、咖啡店、快餐店、小吃店也综合进商场。让客人逛累了,可以喝一杯咖啡,喝一杯冻柠茶。可您提了一句名品,就让我想到君贤处理他那些库存电风扇的事。再结合我和慧仪姐想要做日本市场,不就来了吗?”岳宁跟她解释。

“这个想法也不错,跟我仔细说说。”

两人仔细聊了会儿,叶应漪看着倒闭的老对手,不免物伤其类。

岳宁看着热闹的日本百货公司:“姨妈,日本现在发展太快了,进攻性太强了,家电业、汽车行业,都在挤占欧美的基本盘,而他军事又受限。现在美国受通胀所累,为了维护美元信仰,开始了高强度加息。等美国走出通胀,必然会对日本下手,未来的十几年是日本最好的十几年,他们风生水起,我们搭顺风车。他们盛极而衰,这些百货公司,终究会到港资手里。”

这话明明像是神棍预言,又说得极有道理,叶应漪最终点头说了一句:“顺势而为。”

自己的顺势而为是避其锋芒,小丫头的顺势而为是另辟蹊径,到底是比自己高了许多。

能帮姨妈解决烦恼,岳宁很开心:“姨妈,我回宁宴了,明天我荣叔的徒弟要比赛,我得让他再练一下两个新菜。”

“去吧!”

叶应漪回鸿安,穿过一家日资百货公司,听见一声:“私密马赛。”

日语其实也挺悦耳的,宁宁说得对,“和气”生财。

第139章 观看比赛

岳宁刚刚跟三姨妈说了和气生财,这会儿和气生财就给她来了个具象化。

蔡致远为了收视率,让她一定要出席这一集的拍摄。

岳宁和李欣荣一起坐在观众席上,等开始。

蔡致远带了几个日本人过来,侧头跟她说:“日本TS电视台的人,他们正在制作一档全球美食节目,想要拍摄最高档的中华料理。”

岳宁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餐饮界上辈子的一个传奇节目,日本某家电视台到港城拍摄满汉全席,当时港城的老牌酒楼,准备了三个多月,一百零八道菜,每天一席,十二个人吃了三天,卫星直播了三天。

蔡致远介绍他们认识,蔡致远说:“这位是我们港城最为出色的粤菜大师。”

大师?岳宁做菜的手艺被大家认可,不过港城民众大家都喜欢叫她“宁宁”。初次听到这么个称呼,岳宁还有些不习惯。

果然几个日本人听到翻译的介绍,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其中一个还发出质疑的音调,说了一句话,翻译说:“一个年轻的女大师?”

对岳宁的年龄质疑,岳宁不会生气,毕竟她是回锅肉,有作弊的嫌疑。可对性别质疑,这就过分了:“嗯,我不仅是粤菜大师,我还对世界各地的菜都有研究,包括日本料理,我做的豚骨拉面,比日本有名的拉面大厨做得不会差多少。”

这个翻译看着她,想要确认一下要不要翻,岳宁点头,翻译给那几个日本人听。

“日式拉面,比日本拉面大厨做得不会太差?这位小姐很自信。”

“手艺人不打诳语。”岳宁说道,“毕竟好吃不好吃,试一试就知道了。”

翻译说完,那个日本人还要说什么,岳宁示意,拍摄开始了。

李欣荣的徒弟何家辉,长相就很喜庆,肥头大耳笑嘻嘻,一上台主持人就跟问他紧不紧张?他看上台上:“紧张,师傅和宁宁都来了。怕失手给他们丢人。不过,阿明师叔说让我不要担心,他已经丢过脸了。”

另外一队是港城一家颇有特色的酒家,定位跟宝华楼差不多,平时生意也不错。这家带队的是他们老板的儿子,这位说:“紧张的应该是我吧?你临上赛场,还有岳宁这样的大厨指导。”

翻译在跟日本人说什么,日本人往岳宁看来,岳宁只顾着对着台上笑。

台上,到了双方拿出自带食材的环节,阿辉拿出来的是一块……

主持人问:“海带?”

这玩意儿不是现场都有?

阿辉说:“是海带,这是日本的利尻昆布。”

“日本的昆布?”

“宁宁最近看到港城越来越多的日本客人,她在研究粤菜日做,我今天拿来给大家品尝一下。”阿辉说道。

实际上是阿辉来参赛最最头疼的是吊高汤,粤菜厨子不会吊高汤,那怎么做粤菜?尤其是比赛里还有一道汤羹。

岳宁刚好开了宁小厨,目标就是像上辈子的宁烧腊一样打入日本市场。

她脑子里最近就想着“和”为贵,日本的汤底,也就是出汁,简单而鲜美,对火候上的要求没那么严苛,控制量和时间,就能得到很鲜美的汤底。她新的港式云吞面就用了这个汤底。阿辉不会做汤,她拿来给阿辉蒙混过关,对外就让他这么说。

岳宁也没想到,今天特么还有日本人观看,现在那几个日本人不看台上,往她这里看来。

岳宁看台上,对家带了一袋鸡腰子。

专业评委杨裕合笑着说:“今天又是很有趣的一场比赛,两家都别出心裁。”

“还好吧!鸡子是粤菜里的常见食材。”许乐梅看向杨裕合,“你可以多吃点生蚝炖鸡子。”

杨裕合略带诧异地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建议?”

乐梅说:“你的年龄放在那里。”

现场的人大笑起来,边上的日本人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蔡致远跟翻译说:“据说鸡白子和生蚝都有壮阳的功效。”

几个日本人一脸恍然。

台下比赛开始,准备阶段,对家果然先吊起了高汤。

阿辉炖上了汤,拿了一块羊腩肉,一条白鳝,粤省人说的白鳝,其实就是鳗鱼,另外找了一块猪网油。

他的助手处理白鳝,他自己剁了羊肉,羊肉焯水之后,只见他开了油锅,炸起了羊肉来。

评委里的大厨点评起来:“我来猜一下,何大厨两道热菜,红烧羊肉和濑布鳝。不知道对不对?”

阿辉的助手把白鳝拆去中间的大骨,这根大骨头斩断了,给阿辉。阿辉煎了之后用来熬汤。

白鳝被切,每刀九分深,但是皮连着,用盐腌制,这正是濑布鳝的做法。

濑布鳝虽然是一道传统粤菜,做饭繁复,也算不上失传,红烧羊肉的话,除非能做出花来,像张大厨煲仔饭一样,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否则拿出来比试,终究少了点创意。

昨天电视里已经预热了,说岳宁会指导涌金皇宫大酒店的何大厨,岳宁指导就是这么简单?

这时阿辉又拿了一只童子鸡和一条大目鱼。

阿辉处理童子鸡,他把童子鸡从腹部剖开后,拆去里面的鸡骨架。既然是剖开了,就不可能做脆皮糯米鸡了,再说这个比赛做脆皮糯米鸡,时间也不够。

助手处理目鱼,目鱼和猪肥膘肉剁碎,这是做目鱼滑?那可能就是炖汤了。也就是说最多加一点日本海带进去,有点海带味,就算是新意了?专业评委和现场观众多少点失望。

反而倒是另外一家,他们把带来的鸡子焯了水,切成粒,用刀背碾碎了,正在加鸡蛋。

“鸡子戈渣?很考究功夫的一道菜。”杨裕合说起这道菜的来源。

当年粤城的富三代,研究怎么吃,大约是觉得鸡腰子炖生蚝吃起来不够精细,就把鸡腰子捣烂了做成豆腐一样。

杨裕合刚刚说完,涌金皇宫大酒店的阿辉,又去拿了一只花龙一只象拔蚌?这是要做什么?

这下专业评委互相讨论,他们怎么算都不对,涌金皇宫的热菜和羹汤已经齐全了,难道用龙虾和象拔蚌做主食?

许乐梅往岳宁那里看去说:“毕竟这一场涌金皇宫大酒店的指导是岳宁,岳宁指导的菜要是能让你猜到,那就不是岳宁了。”

观众席上,几个日本人一直在问,蔡致远又不是专业人士,哪儿答得上来,只能当个传声筒,他实在不耐烦了,站起来,让岳宁和他换个位子。

这几个日本人做环球美食节目,自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受限于年代,知识传播渠道有限,不像未来信息爆炸,他们对粤菜只能说知道皮毛。

岳宁跟他们解释对家这鸡子戈渣的由来,解释完,对方追问她昆布要做什么?

岳宁摆摆手:“慢慢看。”

一个日本人看了台上的人在处理鳗鱼,他跟翻译说了一句话,那个翻译跟岳宁说:“山本先生说,鳗鱼最好的做法就是蒲烧。”

“这是我教的。我还会把和牛放进筑前煮里。”岳宁说。

筑前煮是日本九州的乡土料理,就是鸡块加上芋头、胡萝卜、藕块、魔芋等材料的乱炖。

这下把那个日本人给惊到了,用不能苟同表情说了一句话,那个翻译说:“你这是在侮辱顶级食材。”

蔡致远听见了,隔着岳宁跟翻译说:“告诉山本,食材被她做成菜,是食材的荣耀。”

翻译是个尽职的翻译,应该是原汁原味地把这句话告诉了那个山本。

那个日本人一直在摇头。

蔡致远悄悄问岳宁:“和牛真能做筑前煮?”

“不就是日式一锅炖?怎么不能?”

“晚上我带他们来宁宴吃饭,你给做一个。自己想办法拿下这个机会,这档节目可是卫星全程直播。”蔡致远说。

还真是那样的机会?宁小厨要开拓日本市场,这还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至少上辈子这样一个机会,在餐饮史上被记录了一笔。

台上阿辉葱姜蒜煸炒了,把炸过的羊肉放进锅里煸炒,刚才用白鳝骨炖的汤被他加进了羊肉汤里。

“白鳝要和羊肉一起做?”大厨评委问,“炖羊肉的时候加上了陈皮和花菇,还有柱候酱之类的调味,应该是濑布鳝了。”

阿辉抬头说:“这个做法的灵感取自于鱼羊鲜。羊肉要久炖,才能软、化、糯,所以先炖一会儿,等下加鳗鱼。”

“原来是这样。”台上的评委终于明白了。

这些准备好了,阿辉开始准备凉菜,进出口公司让岳宁推荐一下北京的酱黄瓜,岳宁原本想让阿明来带,现在阿辉比赛,岳宁就让他来做了。

阿辉打开一瓶老北京酱黄瓜,拿出酱黄瓜切成丝,再切了生姜丝、笋丝和肉丝,几样细丝一起炒制,做成一碟凉菜。

这道菜港城人完全没见过,几位专业评委也没见过,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的另外一道凉菜则是用鲜活鲍鱼汆烫熟之后,放入冰水急冷,用刀批成薄片,然后加入调料赞助商的新品黑松露酱凉拌而成。

对家的凉菜,是很考究功夫的茶香太爷鸡和凉拌鱼皮。

“这个酱黄瓜炒肉丝,我是第一次吃,里面加上姜丝味道很独特,甜咸辣鲜都有了。”许乐梅说。

阿辉笑着回答:“这个菜是真古了,相传是唐代的金齑玉脍,现在据说只有南通还流传着叫野鸡丝。”

两道凉菜比下来,涌金皇宫这里占了古代典籍,却又新颖,对方的茶香太爷鸡,做得确实不一般,刚才他们在做的时候的,空气中已经弥漫了茶香鸡香,让人垂涎。

凉菜这块涌金皇宫落后了些许,这不重要,专业评委说,今天的看点是热菜。

对家的那道鸡子戈渣极其考究功夫,涌金皇宫楼这里,现在就解密了一道鱼羊同炖的濑布鳝,花龙、象拔蚌、童子鸡和墨鱼滑怎么搭配还看不出来。

观众们这会儿都吊起了胃口。

第140章 势均力敌

阿辉把拆了皮的童子鸡和泡发的花菇放进了砂锅里,加了水煲起了汤。

“何大厨这个时候才开始煲汤,会不会太晚?”许乐梅问。

杨裕合说:“刚才何大厨不是说了,这个做汤方法是岳宁采取的粤菜日做吗?这是日式吊出汁的办法。日本的高汤叫做出汁,吊汤不要求久煮,尤其是昆布久煮,容易发苦。”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岳宁对日式料理也有研究。”

“之前,她不是在展会做过鹅肝吗?而且和牛鹅肝的鲍汁拌饭,如果已经成港城各大酒楼热门的一道菜了吧?”

“对啊,她的榴莲酥里放芝士。还用意大利黑醋做萝卜开会。”

那个翻译不停地跟几个日本人翻译,日本人盯着台上的阿辉。

阿辉拿起湿纱布擦掉了昆布上的白色结晶,又去海味区域那了一块鱼干,鱼干和昆布一起放入水里浸泡。日本人发现这个中国厨师还真要昆布做汤。

一个日本人问了句话,翻译问岳宁:“你们用来代替鲣鱼干的是什么鱼?”

“大地鱼干,也就是比目鱼做的鱼干,是粤省潮汕这一块的特色,和鲣鱼干一样,也是各种菜肴的调味品,只是鲣鱼干是刨木鱼花,大地鱼则是磨成粉。”岳宁解释大地鱼干使用方法。

阿辉炖了鸡汤后,他揭开了烧羊肉白鳝的砂锅,这个菜炖到这个程度,已经香味扑鼻了。

最主要是这个羊肉好啊!广西的马山黑山羊,那股羊肉香味,混合了白鳝和蒜头,那股味道说香飘十里都不为过。

那几个日本人开始闻空气里的味道了。

日式菜肴无论蒲烧还是照烧,说到底也是红烧的方式。这个味道也合他们的口味。

“蔡先生说晚餐,岳小姐会为我们做,不知道我有没有荣幸吃到这个菜?”其中一个日本人问。

岳宁点头:“当然。”

但是他们发现这个厨师在一个大碗里铺上了一张像网一样的东西。

日本人又问了,岳宁跟他们解释猪网油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这么复杂?”

“你们想想干鲍鱼。花很多时间去做一道精美的菜品不是很正常吗?”岳宁问。

“你说得有道理。”

阿辉把整条鳗鱼盘在碗里,再把羊肉和蒜籽一起放入碗里,最后盖上猪网油,再上笼屉去蒸。

这个时候他回来处理童子鸡的那层皮,那层鸡皮经过这么多时间腌制已经入味,鸡皮也刷了几回白酒,鸡皮表面微微收干。

鸡皮朝下,他把目鱼滑酿在鸡皮上,再取了一张竹网,用竹签把酿了目鱼滑的鸡皮钉在网格上。

“这也是一道民国菜,江南百花鸡。已经失传很久了,百花是虾滑,他们用的是目鱼滑?”杨裕合实在见多识广,不会做但是会说。

“热菜,用两道蒸菜?濑布鳝是先烧再蒸。”评委里的大厨说道。

专业评委在看阿辉做菜,岳宁的眼睛却盯着那个小伙子。

鸡子膏细嫩如豆腐,炸起来要小心再小心,小伙子的手法很熟练,终于他把一块块鸡子膏夹入盘中,菱形的鸡子膏,摆成了花瓣状。

他举起了手,这一道算是完成了。

他继续去做第二道热菜,那是他已经腌制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牛排。

这是中式煎牛排,英国人占领了港岛,也把西餐带到了这里,中国人也开始吃起了牛排。

任何菜到了一个地方久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终究会本地化,牛排也是如此。岳宁刚才就看着这个小伙子用锤子拍松,加了蒸鱼豉油、汤盐黑胡椒粉腌制。

专业评委说:“这可是咱们港城最最有风味的港式牛排。”

会做太公茶香鸡,鸡子戈渣,还有他们现在正在拆鹧鸪,那是要做鹧鸪粥,这三道是极其见功底的功夫菜,也会拿出港式牛排这样,经过上百年融合,带有本地风味,街头巷尾都有的接地气菜品。

岳宁在热菜上有信心,但是那道汤,岳宁为阿辉找的扬长避短的菜肴,跟做法精致的鹧鸪粥根本没办法比。

李欣荣看到这里弯腰,越过蔡致远跟岳宁说:“宁宁,幸亏你来指导了,否则阿辉今天肯定会输得很难看。这个小伙子也是阿明的一个劲敌啊!”

岳宁笑着说:“现在说输赢,还为时尚早。我们继续看下去。厉害的人多,也是证明咱们这个行业活力足。”

台上专业评委在点评阿辉:“不是蒸,是炸。”

阿辉用热油把目鱼滑酿鸡皮淋熟后,切块装盘。他的这道菜也好了。

专业评委刚刚吃过,软嫩如豆腐,但是鲜香四溢的鸡子戈渣,又来了这道鸡皮香脆富含油脂,目鱼滑带着汁水的目鱼鸡。

都是炸出来的,唇齿之间的味道,有很大的差异,专业评委有很大分歧,观众评委一样,各自有阵营,现在看下来两道菜不相上下。

那个小伙子把薯条和意大利面放在滋啦滋啦作响的铁板上,把煎好的牛排也放上面,再挖了一大坨蒜蓉,最后浇上了黑椒酱。

肉香、蒜蓉香,黑胡椒酱香,把大家拉到了港城街头,那些有年头的中式西餐厅门口。

专业评委给出了点评:“市井街头的烟火气,就像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无论是火候,调味,都让人喜欢。”

阿辉这里刚刚揭开蒸笼,把蒸出来的汁水倒入锅里,然后把白鳝倒扣在盘里。

阿辉把锅里的汁水勾芡后淋在白鳝上。他的第二道鱼羊鲜濑布鳝也完成了。

每个评委一块鳗鱼一块羊肉,羊肉先炸再炖,羊肉皮进嘴里,软糯烂像是要化开,胶质恨不能把嘴唇粘住,瘦肉丝丝缕缕,鳗鱼肉本身丰腴,吸收了猪网油的油润和羊肉的香气,越发滋味浓郁,一抿一舔,肉就脱骨了,进入口腔,是绝美的享受。

在评委恨不能闭上眼睛细品的时候,主持人去问对方小伙子:“凉菜你们赢了,你觉得热菜谁能赢?”

小伙子往专业评委和观众评委看了一眼,他笑看观众台:“今天对手太强,我只能把我自己的本事拿出来,好好比就行了,输赢无关紧要,我老豆说了,输了他也不会打我。”

岳宁看过去,观众台上小伙的爸爸对着他笑。

主持人让小伙子的爸爸来,小伙子的爸爸接了话筒,他说:“我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章宏兴你是最棒的。”

“老豆,你不要这样,我很丢脸啊!”章宏兴说。

主持人把话筒伸到阿辉那里,问:“何大厨怎么想?”

“章大厨很厉害,我上一届跟我师傅一起参赛的,我发现这一届的年轻人都好强,港城的年轻厨子都已经厉害到这个程度了吗?”阿辉问。

章宏兴说:“那个陆培德是代表你们澳城的。港城最强的年轻厨子可没参赛。我们港城好像吃亏了!”

在全场大笑中,第二轮的成绩出来了,这道鱼羊鲜濑布鳝一骑绝尘获得了最高分,虽然对方的鸡子戈渣和港式牛排分别排第二第三,总分上涌金领先了,而且领先了不少。

对家做的是传统名菜鹧鸪粥,这个菜不仅名气大,也名贵,鹧鸪拆骨取肉成蓉,加入土豆泥和燕窝炖煮成羹汤。

阿辉这里把泡好海带和大地鱼干,连带泡的汤一起倒入砂锅炖的鸡汤里,再次煮沸后,立刻捞出昆布,再煮了几分钟就关火了。

他过滤出了这个汤汁,再次把汤汁煮开,放入劈成两半的龙虾头,煮开关火,他把切薄片的象拔蚌和龙虾肉放入漏勺里,放在汤汁里烫熟。

一片象拔蚌片,一片龙虾肉,放在汤盅里,一勺高汤浇上去,就算是完成了。

他们这里简单,对方是准备了很久,所以几乎一起出菜。

“我们吃过陆培德的鸡汤汆海蚌,今天这个是不是可以说成是简单版的鸡汤汆海蚌?”大厨评委问。

阿辉点头:“是,就是鸡汤汆海蚌的思路。”

“味道出奇地好。”评委说,“鸡汤很鲜,大地鱼干很鲜,昆布也很鲜,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个奇才。”

杨裕合笑着说:“这个在港城是公认的。”

“做得很不错。”

专业评委表扬了阿辉。

又点评章宏兴的鹧鸪粥,评委问:“这个鹧鸪粥你做了多少年?”

“我爸的招牌菜,从我进厨房就看着他做了,不过他用山药泥,我喜欢用土豆泥,我觉得土豆泥更有粥的感觉。”

“没有七八年的功力做不到这么好。没有沉下心来学,做不到这么好。你的鹧鸪粥做得绝了!”

两个都是表扬,但是表扬里有差异,最终确实是鹧鸪粥领先了,但是他的鹧鸪粥,并没有把热菜的分值全部完全拉平,两家分值已经非常接近了。

像第一集,阿明是用拿手的煲仔饭获得胜利,这一次,这道主食又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两家都选了讲究火候的普通菜品,涌金这里是干炒牛河,阿辉是牛何邦亲自带着他炒了几次,对方是干烧伊面。

看手法两人都不差,闻香味,镬气很足,看成品无论是牛河还是伊面都是干身不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