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1 / 2)

双生魂记 山海云夕 7289 字 1天前

阿楚睁开眼时,正踩在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上。

鼻尖萦绕着油炸桧的香气,混着胭脂水粉与淡淡的墨香。

身旁的晏辰正对着一面铜镜蹙眉,镜中映出的少年眉目俊朗,只是那身月白锦袍不知何时换成了粗布长衫,倒添了几分清雅脱俗。

"这是何处?"阿楚扯了扯腰间的布带,那上面绣着的并非熟悉的槐花,而是一只歪歪扭扭的猎犬。

晏辰放下铜镜,目光扫过街角那面"庐州府"的牌坊,又瞥见不远处茶楼上正与书童对弈的黑脸书生,忽然倒吸一口凉气。

"我们......穿到里了。"

阿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黑脸书生额间一抹月牙,正是传说中的包拯。

她刚要开口,就见三位女子款款走来,为首的身着粉裙,鬓边斜插一朵海棠,眉眼含情地盯着晏辰。

"这位公子好生面善,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粉裙女子声音柔得像浸了蜜。

只见右侧一位绿衣少女已抢先一步,手中折扇轻摇,露出皓腕上的玉镯:"公子看着不像本地人士,莫非是来庐州游学?小女子略通此地风土,愿为公子引路。"

左侧的紫衣女子则更为直接,将一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往晏辰怀里一塞:"公子若不嫌弃,这香囊权当见面礼,往后在庐州有事,报我林府的名号便是。"

晏辰被这阵仗吓得后退半步,香囊掉在地上。

粉裙女子立刻柳眉倒竖:"林小姐好大的口气,也不看看公子是否稀罕。"

绿衣少女掩唇轻笑:"两位姐姐莫争,公子瞧着清雅,怕是不喜这般喧闹。"

阿楚看得目瞪口呆,这才想起传闻中晏辰的容貌本就惹眼,到了这能人异士辈出的庐州,竟成了众矢之的。

"我们还有要事。"晏辰拉起阿楚就走,身后传来女子们的争执声,夹杂着珠钗碰撞的脆响。

转过街角,正撞见包拯与公孙策并肩而行,展昭腰悬长剑跟在一旁。

"包大哥,你看那两人,好生奇怪。"公孙策折扇轻点,目光落在晏辰与阿楚身上。

包拯停下脚步,月牙似的额间皱起:"看他们衣着,不像本地百姓,却又行色匆匆,倒像是在躲避什么。"

晏辰听得真切,知道这三人目光如炬,忙拉着阿楚低头快走。

却不想迎面撞上一位老者,对方怀里的卷宗散落一地。

"抱歉抱歉。"阿楚慌忙去捡,指尖触到卷宗上的"隐逸村"三字,心头猛地一跳。

这正是里第一个大案,隐逸村干尸之谜,多少无辜人命丧于此。

老者捋着胡须叹气:"无妨无妨,只是这卷宗若丢了,老夫可担待不起。"

晏辰瞥见卷宗上的官印,知是府衙文书,忙帮着整理:"老丈是府衙的师爷?"

老者点头:"正是,正要将隐逸村的报案呈给包大人。"

阿楚与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便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阻止隐逸村的悲剧。

刚将卷宗交还老者,就见方才那三位女子又追了上来,粉裙女子手中捧着一碗杏仁茶:"公子想必渴了,这是刚沏好的,尝尝?"

绿衣少女不甘示弱,递上一块桂花糕:"公子垫垫肚子,前面就是我家茶馆,进去歇歇脚?"

紫衣女子则唤来仆从,指着不远处的酒楼:"那楼里的醉蟹是庐州一绝,公子若不嫌弃,小女子做东。"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包拯与公孙策恰好路过,公孙策折扇轻敲掌心:"这位公子好福气。"

包拯则眉头更紧:"眼下隐逸村一案棘手,倒是让这些闺阁女子抢了风头。"

晏辰被缠得无奈,只得道:"诸位美意心领,只是我与同伴还有要事在身。"

粉裙女子却不依不饶,伸手去拉他的衣袖:"公子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阿楚见状,忽然开口:"三位姑娘怕是认错人了,他乃是开封府派来协助包大人查案的密探,不便与外人过多接触。"

这话半真半假,却让三位女子愣了愣。

绿衣少女眼珠一转:"既是查案,那更该了解本地情况,小女子父亲曾在隐逸村附近任过职,或许能帮上忙。"

紫衣女子立刻接话:"我祖父收藏着庐州地形图,公子若要,我这就回去取。"

粉裙女子则拉着阿楚的手:"妹妹看着面善,不如我们同去茶楼详谈,让他们男人讨论正事便是。"

阿楚被她拉着走,只觉这女子手心细腻,香气袭人,却也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强势。

晏辰看着被三位美女簇拥着走远的阿楚,又看了看眼前的包拯与公孙策,忽然觉得这穿越任务,怕是比碾药杵还难。

包拯已将隐逸村的卷宗翻开,眉头紧锁:"据报案人说,隐逸村近来怪事频发,已有三人离奇失踪。"

公孙策补充道:"更诡异的是,村中祠堂里的干尸,竟有一具不翼而飞。"

晏辰心头一凛,他记得剧情里,那具失踪的干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也是诸多杀戮的开端。

小主,

"包大人打算何时启程?"晏辰问道。

包拯看向他:"明日一早便出发,公子若真是开封府派来的密探,不妨同行。"

晏辰正想应下,就见粉裙女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件披风:"公子明日要去隐逸村?那里山高路险,早晚寒凉,这件披风你带着。"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随后赶到,一人递上伤药,一人捧着干粮。

"隐逸村多毒虫,这伤药能防蛇咬。"

"山路难走,这些干粮填肚子正好。"

三人围着晏辰嘘寒问暖,连包拯都看得有些发怔。

公孙策轻咳一声:"诸位姑娘的心意,晏公子心领了,我等还要商议行程。"

粉裙女子却道:"我也要去隐逸村,我父亲曾说那里有株千年灵芝,我想去采来给祖母治病。"

绿衣少女立刻道:"我也要去,听闻那里的泉水能养颜,我去取些回来。"

紫衣女子则更直接:"我祖父说地形图需当面讲解才清楚,我随你们同去。"

晏辰看着这三位容貌各异却同样执着的女子,忽然明白,阻止悲剧的路上,怕是还得先应付这此起彼伏的争风吃醋。

第二日天未亮,庐州府衙外已停了三辆马车。

粉裙女子的马车绣着缠枝莲,绿衣少女的马车挂着流苏,紫衣女子的马车则更为奢华,车帘上缀着珍珠。

晏辰与阿楚跟着包拯等人刚走出府衙,三位女子就从各自马车里探出头。

"晏公子,来我这车!"

"这边更宽敞!"

"我车里备了热茶!"

展昭忍不住皱眉,握紧了腰间的剑。

包拯轻咳一声:"诸位姑娘,隐逸村之行凶险,并非游山玩水。"

粉裙女子却道:"包大人放心,小女子自幼习武,不会拖后腿。"说罢还秀了秀手臂上的肌肉,虽不明显,却也看得出有些力气。

绿衣少女则拍拍腰间的锦囊:"我这里有解毒丹,万一遇到毒物也不怕。"

紫衣女子掀开马车帘,露出里面的弓弩:"家父教过我射箭,自保绰绰有余。"

阿楚看着这阵仗,忽然觉得这三位女子怕是不简单。

晏辰被推搡着,最终还是被粉裙女子拉上了她的马车。

车帘落下的瞬间,他听见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在外面低声争执。

"凭什么他去了你的车?"

"是他自己愿意的,你有本事也拉啊。"

"哼,到了隐逸村,看谁能帮上真正的忙。"

晏辰揉了揉眉心,只盼着这趟行程能顺利些。

马车行驶半晌,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传来展昭的声音:"前面路被落石挡住了。"

晏辰掀帘一看,只见山路中央堆着几块巨石,显然是人为所致。

粉裙女子立刻拔出腰间短剑:"我去看看。"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下车,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握着弓弩,警惕地环顾四周。

包拯蹲下身查看落石,眉头紧锁:"这些石头是新搬来的,有人不想我们去隐逸村。"

公孙策则发现石块旁有一枚玉佩,捡起来细看:"这是......'龙'字玉佩,莫非与当年的忠良之后有关?"

晏辰心头一动,记得剧情里,隐逸村的村民正是当年为保护忠良之后而隐居的匠人后代,这落石怕是村里的人所为。

"我们绕路走吧。"阿楚忽然开口,指着左侧一条小径,"我刚才在马车里看到,那边似乎有一条小路。"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条被草木遮掩的小径。

粉裙女子率先走过去开路,短剑挥得虎虎生风:"有我在,不怕有埋伏。"

绿衣少女紧随其后,不时撒出一些粉末:"这是我家特制的驱虫粉,山里蛇虫多。"

紫衣女子则搭弓上箭,目光锐利如鹰:"若有异动,我第一时间射穿他的发髻。"

晏辰看着三位女子各显神通,忽然觉得她们或许真能派上用场。

绕小路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隐逸村的牌坊。

只是那牌坊上的"隐逸村"三字,竟被人用鲜血染红。

粉裙女子吓得后退一步,下意识抓住晏辰的衣袖。

绿衣少女强作镇定,却也面色发白:"这......这也太吓人了。"

紫衣女子握紧弓弩,声音发颤:"莫不是村里已经出事了?"

包拯走上前,用手指蘸了点血渍闻了闻:"血还未干,出事不久。"

公孙策则发现牌坊柱上刻着一行小字:"生人勿进,违者必死。"

晏辰知道,这是村里的保守派在警告外人,他们怕当年的秘密被揭开。

"我们必须进去。"晏辰沉声道,"越是这样,越说明村里藏着危险。"

阿楚点头附和:"而且要尽快找到那具失踪的干尸,那是关键。"

三位女子虽害怕,却都没有退缩,粉裙女子甚至挺了挺胸:"有我们在,定能护公子周全。"

刚进村口,就见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走来,须发皆白,眼神却很锐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们是谁?为何闯我隐逸村?"老者声音沙哑。

包拯亮出官牌:"在下开封府包拯,特来调查失踪案。"

老者打量他们半晌,忽然冷笑:"我村之事,不需外人插手,请回吧。"

绿衣少女上前一步:"老丈此言差矣,既是人命关天,官府岂能坐视不理?"

紫衣女子也道:"我们只是查明真相,不会惊扰村民。"

粉裙女子则拉着老者的衣袖:"老丈行行好,我们也是为了大家好,若真有坏人在村里,不查清楚,大家都不得安宁。"

老者被三位女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有些动容,却仍摇头:"村里的规矩不能破,你们走吧。"

晏辰忽然开口:"老丈可知'龙啸九天'?"

这是当年忠良之后的暗号,老者闻言浑身一震,盯着晏辰:"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这个,还知道你们守护的秘密,更知道有人想利用这个秘密来害人。"晏辰语气坚定,"若我们不查,恐怕会有更多人丧命。"

老者沉默半晌,终于叹了口气:"罢了,你们随我来吧,但切记,不可乱闯祠堂。"

众人跟着老者往村里走,阿楚悄悄对晏辰说:"祠堂正是放干尸的地方,我们得想办法进去。"

晏辰点头,目光扫过村里那些紧闭的门窗,总觉得暗处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

刚到老者家坐下,就听见外面传来惊呼。

"不好了!李大叔家出事了!"

众人连忙赶去,只见李大叔倒在院中,胸口插着一把匕首,早已没了气息。

他的身旁,放着一具残缺的干尸。

粉裙女子吓得捂住嘴,绿衣少女脸色惨白,紫衣女子强忍着恶心,却也移开了目光。

包拯蹲下身检查尸体,眉头紧锁:"伤口与之前失踪的三人一致,是同一人所为。"

公孙策则发现干尸的手指少了一根:"这干尸......似乎是被人故意放在这里的。"

晏辰看着那具干尸,忽然想起剧情里,凶手正是利用干尸来制造恐慌,掩盖自己的身份。

"凶手就在村里。"晏辰沉声道,"而且与当年的秘密有关。"

老者看着尸体,老泪纵横:"造孽啊,这都是造孽啊。"

阿楚忽然指着院墙上的脚印:"这脚印是新的,凶手刚走不久。"

粉裙女子立刻道:"我去追!"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跟上:"我们一起去!"

三人追出院子,晏辰与包拯等人紧随其后。

脚印一路通向村后的竹林,粉裙女子跑得最快,忽然停在一棵竹子前:"这里有血迹!"

众人围过去,只见竹子上有几滴血,地上还有一枚玉佩,与之前在落石旁发现的一模一样。

"是'虎'字玉佩。"公孙策捡起玉佩,"看来凶手不止一人。"

晏辰却觉得不对劲,这玉佩出现得太刻意,倒像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小心有诈。"晏辰提醒道。

正在此时,竹林深处传来异响,粉裙女子立刻喊道:"在那边!"

她追过去,却被一张大网罩住,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想去救,也被网子网住。

"哈哈哈,果然中计了!"一个声音从树后传来,走出几个蒙面人。

包拯大喝一声:"你们是谁?"

蒙面人冷笑:"等你们死了,就知道了!"

展昭拔剑上前,与蒙面人打在一处。

晏辰趁乱解开三位女子身上的网,粉裙女子怒道:"竟敢暗算我,看我不撕了你们的面具!"

她拔出短剑,与绿衣少女、紫衣女子一起加入战局。

粉裙女子剑法灵动,绿衣少女折扇开合间能放出迷粉,紫衣女子箭术精准,三人配合竟也击退了两个蒙面人。

晏辰则趁乱扯下一个蒙面人的面具,只见对方脸上有一道疤痕。

"是你!"晏辰认出此人,正是剧情里被反派收买的村民。

那人见状不妙,转身就跑,展昭立刻追了上去。

剩下的蒙面人见势不妙,也纷纷逃窜。

绿衣少女擦了擦脸上的汗:"这些人好凶。"

紫衣女子检查着弓弩:"幸好没伤到箭。"

粉裙女子则走到晏辰身边,替他拂去衣袖上的灰尘:"公子没事吧?刚才好险。"

包拯看着地上的网,若有所思:"他们故意引我们来这里,是想拖延时间。"

公孙策点头:"恐怕祠堂那边出事了。"

众人连忙赶回祠堂,只见祠堂大门敞开,里面一片狼藉,原本放干尸的架子空了。

"不好!干尸被偷走了!"老者惊呼。

晏辰却注意到地上有一串特殊的脚印,通向祠堂后的密室。

"他们在里面。"晏辰指着密室入口。

展昭一脚踹开密室门,只见里面有三人正围着一具干尸,其中一人正是刚才被展昭追的疤脸男。

"束手就擒吧!"包拯大喝。

疤脸男却冷笑:"晚了,这干尸上的秘密我们已经拿到了。"

小主,

他说着,从干尸身上取下一块令牌。

晏辰认出那是当年忠良之后的信物,忙道:"那令牌是假的,真正的信物在李大叔身上,可惜他已经被你们杀了。"

疤脸男一愣:"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知道你们的阴谋,你们想利用假令牌来冒充忠良之后,谋夺家产,甚至颠覆朝纲。"晏辰语气凌厉,"但你们没想到,李大叔早就发现了你们的计划,所以你们才杀了他。"

疤脸男脸色大变:"你胡说!"

"我是不是胡说,搜身便知。"阿楚上前一步,"你们身上肯定还有与反派联络的信件。"

展昭立刻上前搜身,果然从疤脸男怀里搜出一封信,上面写着与京中某官员的联络暗号。

疤脸男见状,瘫倒在地。

老者看着那封信,老泪纵横:"我们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差点被你们毁了。"

包拯将疤脸男等人捆起来,沉声道:"这些人交由庐州府处置,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绿衣少女忽然道:"那他们为何要偷干尸?"

公孙策解释:"干尸上刻着当年的秘密地图,他们以为能从中找到宝藏。"

紫衣女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幸好被我们识破了。"

粉裙女子则看着晏辰,眼含崇拜:"公子真厉害,一下子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

晏辰刚要谦虚,就见阿楚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向祠堂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少年,正是剧情里因为仇恨而差点误入歧途的村民之子。

晏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好好活着,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少年眼圈一红,点了点头。

老者也走过来,对少年说:"孩子,别学那些坏人,我们守护秘密,是为了正义,不是为了仇恨。"

看着少年释然的表情,晏辰知道,隐逸村的悲剧,终于被阻止了。

离开隐逸村时,三位女子依旧围着晏辰。

粉裙女子递上亲手绣的荷包:"公子此去不知何时再来,这个你带着,睹物思人。"

绿衣少女送上一本诗集:"这是小女子的拙作,公子若有空,不妨一看。"

紫衣女子则将一把匕首塞给晏辰:"这匕首削铁如泥,公子防身用得上。"

晏辰看着手中的礼物,又看了看三位女子期盼的眼神,忽然觉得这穿越任务,虽然惊险,却也多了几分意想不到的色彩。

包拯看着他们,忽然笑道:"晏公子真是好福气,只是接下来的案子,怕是更棘手。"

公孙策折扇轻摇:"下一站,相国寺,那里最近可不太平。"

阿楚与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不管接下来有多少案子,多少挑战,他们都要一一化解,让所有悲剧不再重演。

而那些围绕在晏辰身边的美女们,怕是也会一路同行,给这探案之路,增添更多热闹与变数。

相国寺的钟声在远处响起,仿佛在召唤着他们开启新的篇章。

晏辰深吸一口气,将荷包、诗集与匕首小心收好,跟着包拯等人,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身后,三位女子的笑声与争执声依旧,却也成了这紧张探案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刚到相国寺山门外,就见一群僧人手忙脚乱地往外跑。

"怎么了?"包拯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