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奴才觉得这一点很难。”
“哪怕摄政王放弃,还有太后那边……”
邓华有些可惜的感叹道,这样的机会或许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是啊,说起来太后也是摄政王扶持起来的。”
“朕的前朝,后宫,大军都是摄政王的人。”
“朕这七年来的日子过的简直如履薄冰。”
“大伴,你说朕真的能够走到对岸吗?”
盛显奕此时的表情出现了一丝茫然和彷徨。
“陛下,七年都坚持过来了。”
“总有一日摄政王会先行老去,而陛下正值壮年。”
邓华其实对于开春后,陛下的‘及冠’礼,摄政王还政于君这件事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的是摄政王比陛下年纪大,而人越年长就越会出错,此消彼长之下,还愁扳不倒摄政王吗?
而且,摄政王一派最近也出现了分歧,或许不用等到那个时候,摄政王一派就将土崩瓦解了。
“是啊,七年朕都坚持过来了,又何必急于一时。”
“朕相信,这一切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盛显奕起身朝着未央宫方向走去。
这七年来后宫明面上有摄政王的把控,防止他借此联络朝臣;加上自己也需要隐藏实力,所以到如今后宫没有一个嫔妃。
“墨羽,你去查一下今晚的事情有多少人参与。”
刚走出御书房的盛显奕停顿了一下,对着墨羽吩咐完后继续朝着寝宫走去。
宁寿宫。
“摄政王真的放弃了罗浮生?”
太后躺在床榻之上,听着静秋前来汇报探听到的消息,目露惊讶。
“确实如此,摄政王及时出现救了陛下。”
“罗浮生已经被陛下扣押。”
静秋详细的讲述了一下御书房外发生的事情。
刺杀皇帝这件事情可不算小,瞒是瞒不住的,而且闹的动静太大了。
静秋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大致发生的事情。
静秋是太后在魏家之时的陪嫁丫鬟,太后入宫后趁着自己受宠之时,把静秋接到了宫中。
到如今,静秋已经陪伴太后很多年了。
静秋做事细心,太后平常有什么事情都会和静秋商谈。
“看来哀家得通知兄长改变计划了。”
太后对于今夜发生的事情是收到过风声的,也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一旦小皇帝驾崩,她就扶持自己的亲儿子盛显煜上位。
太后之所以没有出手阻止,是知道摄政王无意皇位,无论坐在上面的是谁,只要不让天下大乱,摄政王根本不会在乎。
而如今有资格坐上皇位的,除了她儿子盛显煜之外,就只剩先帝最小的弟弟盛弘毅了。
盛弘毅的年岁和小皇帝相当,但整日尽干些吃喝玩乐,斗鸡走马的勾当,丢尽皇室颜面,不足为惧。
“静秋,把今夜发生之事尽数告知兄长。”
罗浮生可是罗琦的独子,罗琦要是知道自己的独子被摄政王亲手送到小皇帝的手中,不知道会不会和摄政王反目。
她很期待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还请太后恕罪,老身已经在归来宁寿宫的路上给辅国公递了消息了。”
静秋知道御书房发生的事情后,就当机立断没有禀明太后私下做了决定。
要是当时的消息不趁着那个空档递出去,等摄政王他们一行人离宫,再递出消息就麻烦了。
毕竟小皇帝刚遭遇刺杀,宫内守卫肯定会更加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