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合并学校的后遗症(1 / 2)

这阵子镇教办一直在折腾,刚开始大伙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慢慢的有消息传出来,说是上级要求合并学校。

大家对此也不觉得意外,这两年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农村生育率呈现断崖式下降,很多村里小学就那十来个孩子,还不如撤并利索。

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村开始蠢蠢欲动了,特别是那些居于区域中心的大村,都希望保留本村的学校,至少村里的孩子上学方便。

原本郑家庄还想找郑为民帮忙争取一下,奈何郑家庄自己不争气,村小学六个年级一共只有五个孩子,一个年级平均还分不到一个。

再加上郑家庄位置较偏,如果保留他们村学校的话,根本覆盖不了别的村,于是,村里研究了一通之后,也就放弃了。

村里不争取,郑为民也乐得清闲,反正桃子和大壮都在镇上上学,这场风波还波及不到他们。

至于荣华村,这村原本就没有学校,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村里有学校来着,后来被学生们给打跑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县里终于召开了撤并农村学校的会议,会上领导要求,全县按照“集中办学、提高效率”的原则,撤并60%的农村小学。

一时间全县舆论哗然,但是上级政策在这放着,到基层也不得不执行。协谷镇有51个行政村,其中有学校的大约是二十来个,但这次仅允许保存9所农村小学,因此全镇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关闭学校运动。

郑家庄小学就地解散,所有的学生并入了隔壁村的小学,原本学校里的三名老师,全部就地退休,反正他们也超龄好几年了。

隔壁村跟郑家庄也不算远,走路也不过十来分钟的事,几个孩子结伴走,路上也没啥好害怕的。

关闭完小学,紧接着又开始关闭初中,镇上原本有三所初中,这次合并之后,只保留了镇上一所初中

这样很多偏远村的孩子,就没办法天天回家了,只能寄宿到学校里。这会学校寄宿制度又不规范,很多孩子在没有父母的约束之后,很快就放飞了自我,出现了大规模辍学的现象。

辍学也仅仅是撤并学校最轻的后遗症之一,那些原本只在村里溜达的孩子,由于跨村上学的缘故,有一些就永远的倒在了车轮之下。

不过,谁会在乎几个农村孩子呢?

撤并学校的热度很快就过去了,郑为民也认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道还没过几天,快到下午下班的时间了,郑家庄村的书记郑茂林给他打电话求助。

“为民,出事了,咱村里打死人了。”

郑茂林知道自己村里出了命案之后,就开始考虑找谁平事,郑家庄原本就是个小村,郑为民这个芝麻大小的职务,也是全村为数不多的希望。

“打死人了?谁被打死了?谁打死的?”

郑为民一脑袋问号,郑家庄只有郑姓的人家,平时村里沾亲带故,也没听说谁家闹过什么别扭,怎么正好好的闹出人命官司来了?

“被打死的不知道是哪的,反正不是咱村的,咱村的人都去看了。”

仓促之间,郑茂林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