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让大导去唱凉凉(2 / 2)

如果有可能,我还想邀请先生们来担任这部戏的艺术指导,这个至关重要。”

汪阳点点头,道:“我还是那句话,要么不拍,只要定下来进行拍摄制作,就一定要拍好,我支持你这个意见。说来说去,还是缺钱啊。

这些京剧界的老前辈们就算肯来帮忙,车马费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能不能申请国家专项补贴?”见老厂长确实为钱发愁了,高远问道。

“难。”

高远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道:“要不然,我个人承包这部电影吧。”

咝!

汪阳惊恐万分,死死盯住他,颤声道:“小子,你这胆子都大到包了天了!你没发烧吧?别脑子一热就信口开河!

承包这部电影,亏你想得出来,我就问你,你上哪儿弄250万去?”

傅奇和石慧也惊讶地望着他,感到特不可思议。

这年轻人,思想太激进了,怎么一会儿一个想法啊。

这是250万,不是250块!

高远一笑,耸耸肩道:“总之我有我的办法,您给句痛快话,成不成吧?”

“你这是要造反啊,就算我答应了,版权算谁的?电影上映盈利后利润怎么结算?这些事情你考虑过吗?”

“没想那么细。得,现在剧本还没最终定稿呢,说什么都是镜花水月,我还是先干点正事儿,把剧本创作好再说其他的吧。”

这是彻底动心思了。

汪阳暗自叹了声,小家伙儿,心野的不得了啊。

石慧旧话重提,道:“小远,把你第一稿剧本拿给阿姨看看呗。”

高远苦笑道:“成,回头我让人给您送过来。”

石慧微笑着点头说好。

见没其他事情了,高远告辞离开。

门发出咔嚓一声轻响。

傅奇眯着眼,若有所思地说道:“老厂长,恕我直言,这孩子的心不在你们北影厂。”

汪阳亦是苦笑连连,道:“你当我看不出来啊,况且这孩子也跟我明确说起过,他想要尽快掌控一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制作的全部流程,甚至还包括发行工作。

他对国营厂这种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看不惯,担心进厂后没有他发挥的余地,所以不会选择进厂工作。”

石慧说道:“年轻人有想法,有工作热情,又不缺乏工作能力,我们这些老一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挑大梁,毕竟国家电影事业发展的辉煌要靠他们去创造。

老厂长,咱们私下里交流,我倒是觉得小远这孩子不进厂工作未必是件坏事。”

“哦,怎么说?”

“您也说过了,国营制片厂论资排辈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像高远这种年轻人进来后,就算有您在他背后力挺,面对一帮子思想顽固的老同志,他也很难服众。

从他刚才那番话中您也应该能听出来,他又是个心大的,且目标十分明确。

从大一点的层面上去说,限制了这孩子的发展,就相当于阻碍了国产电影事业的发展。”

汪阳思考片刻,点头认可道:“石慧同志言之有理啊,是我思想狭隘了,我也不瞒你们二位,类似的话,文今同志也跟我说过,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高远的安置问题。

总觉得他还在读书,不着急,慢慢来。

今天听了石慧同志这番话,再结合那小兔崽子暴露出来的野心,我发现关于高远工作的问题不解决不行了,且迫在眉睫。”

石慧笑呵呵问道:“老厂长打定主意了?”

汪阳挠挠头,笑道:“我怕是又得走一趟海子,去跟廖公见个面聊一聊,毕竟这件事情有些特殊,得特事特办。”

此时,话题的中心人物高远正坐在陈怀恺对面看报纸。

陈怀恺拿着他的剧本认真看着,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他很想撕碎了扔他脸上。

故事是个好故事,但从他的行文里能够看出,这家伙对京剧艺术的专业表达词汇狗屁不懂。

“小高,这不叫画脸,叫‘你给我勾勾脸’”老导演有气无力地说道。

报纸上长篇累牍报道了《李志远》和《太极宗师》这两部电影引发的观影热潮。

观众们反响不错,都称赞说这是两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高远一看作者名儿:陈贝贝。

哟,敢情是老熟人啊。

难怪这么卖力地替我做宣传。

他正乐呵着呢,就听到陈怀恺说了这么一句,立马尴尬的脚趾抠地,嘿嘿笑道:“我本就不专业啊,要不然也不会来请教您了。”

陈怀恺也笑了,道:“你倒是挺谦虚,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