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资治通鉴破局法(2 / 2)

邻居老王突然囤了200包盐卖高价?亲戚说有内部渠道卖特效药?记住:真正的好人不会在灾难时发财。遇到异常热情的"帮助",先反问自己:这人平时也这么热心吗?

2.建立基础物资储备

家里常备3天量的米面油、常用药、手电筒等。这不是制造焦虑,而是让你遇到突发情况时,不会因为恐慌去高价抢购。就像暴雨天有伞的人不会被路边卖天价雨衣的坑。

3. 培养信息鉴伪能力

家族群里疯传"某地要封城赶紧囤货"的消息?先做三件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查政府官网/权威媒体

问3个不同圈子的朋友

观察小区超市是否真缺货

二、职场中的应对智慧:

1. 看破"末日预言家"

总有同事散播"公司要完行业寒冬"制造焦虑。这时候要:

记录具体预警内容与时间

观察TA是否自己悄悄囤客户资源

私下向可靠领导求证

2. 防范"救世主"陷阱

遇到声称"只有我能解决这个大麻烦"的同事,要警惕:

是否提前知道危机线索?

是否解决方案需要动用你的资源?

成功后功劳分配是否明确?

3. 建立工作痕迹链

重大项目随时用邮件/工作群同步进展,关键决策留文字记录。这样当有人试图把黑锅甩给你时,你能像超市小票一样甩出证据链。

三、反制与自保技巧:

1. 善用"反向砍价术"

遇到发灾难财的商家,别直接对骂。可以当着其他顾客面大声说:"上次正常价才XX元,怎么现在翻三倍?"利用围观者的压力让对方收敛。

2. 制造"信息对称"假象

当有人想用信息差坑你时,假装知道更多:"听说张总那边也在处理这事?"让对方不敢随便编造。就像买菜时说"隔壁摊更便宜"一样简单有效。

3. 搭建互助网络

和3-5个靠谱邻居/同事保持联系,遇到异常情况互相通气。就像疫情期间互换物资的楼群,让投机者无从下手。

四、守住底线才能长久:

短期占便宜可能得利,但会永久败坏口碑。真正聪明人会在危机时适当让利:超市老板在台风天按成本价卖蜡烛,反而赢得更多忠实顾客——这才是最高级的"危机经济学"。

核心口诀:

反常热情要警惕,日常储备不焦虑

工作痕迹留仔细,信息对称破诡计

互助网络建底气,守住良心是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