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这倒是出乎他的预料(1 / 2)

国债即将登场。

“不过有一点,想必在座诸位都很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登上我的船,就得有船票!”苏牧高声说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抬来最后一个木箱。

从中取出一张改良过的宣纸。

这种纸比普通宣纸更坚韧,品质显然高出许多。

上面印着复杂花纹,还写有文字。

“我手里的就是登船的船票!”苏牧举起手中的国债示意。

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屏息凝神,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场皆是商人,深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获得,必先付出,这是商道的基本原则。

若苏牧说无需付出就能得到这一切,反倒会让这些商人起疑。

毕竟对他们而言,买卖交易才是正道。

当苏牧展示这张所谓的船票时,众多富商反而松了一口气。

这倒是出乎他的预料。

“我手中的,叫做国债。现在,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国债的概念。”

“国债并非以我个人名义发行,而是以大秦,以我们秦国的名义。”

“上面标明不同金额,包括粮食和银钱。”

“当然,我不是要求诸位购买这些国债,你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稳定的理财方式。”

“所谓理财,就好比你手头有多余的资金,用它去投资。一段时间后,本金或等值的粮食将返还,并且还有丰厚的收益。”

苏牧指着国债讲解道。

在场之人皆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富商,对这类事务的理解远超常人。

苏牧稍作解释,众人即刻领悟国债的重要意义。

“为何称它为未来的入场券?”

“想必大家也明白,世上无免费之物。我分享这些价值,自然期待相应的回报。这国债,正是双方信赖的象征。”

“持有国债,即确立了彼此的信任。你们将其置于我手,我便无需担忧生变;而你们借此展现对国家的忠心。”

苏牧深深吸气后,凝视众人,道出最后的话:

“大秦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能否抓住机遇,取决于你们的选择与决心!”

“我绝不强迫任何人购买国债,但错过今日,恐难重来!”

话毕,他轻轻摆手,示意结束。

随即,装满国债的木箱被放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室内再次响起低语声,人们或讨论、或权衡、或观望。

事实证明,人群中不乏智者与远见之士。

当有人率先认购国债时,观望者亦随之行动。

商贾们纷纷加入认购行列。

苏牧唇角微扬,眼中笑意渐浓,成功了!

咸阳宫前,黑甲兵士列阵护卫,嬴政与文武百官居于中央。

嬴政持天子剑,身披黑袍,头戴冕旒,引领前行。

冯去疾、李斯、王翦、蒙毅、内史腾及尉缭等随行左右。

咸阳宫守卫的将士目睹此景,皆是一阵错愕。

一群人安然无恙地走出咸阳宫,直奔皇城内各官署办公之地。

咸阳宫位于皇城深处,属于内廷范围。而秦朝各部门的办公机构均设于皇城之中。

此刻,聚集人群最多的便是治粟内史所在之处。

咸阳城中显赫的富商与大商户此时都汇聚在治粟内史官署前。

众人手中持有大量国债,依次等待登记。

“济北郡卢县郭氏商行,认购国债资金百万,粮食六十万石,期限三年,年利率百分之一。”

“南阳郡宛县卢氏商行,认购国债资金一千万,粮食八十万石,期限一年,年利率百分之三。”

“河东郡安义茂氏商行,认购国债资金三百万,粮食六十万石,期限三年,年利率百分之一。”

太仓丞立于治粟内史官署门前,手持一份以宣纸书写的名单,高声朗读。

每提及一人时,便会有一位商人上前签订合约。

按苏牧的说法,这是大秦对每一位认购国债商人的承诺。

无论将来如何,他们都能凭借这份合约和国债凭证来兑现。

队伍依旧漫长,而用于赈灾的资金早已筹齐。

连苏牧本人也没料到认购国债的商人数量如此之多,且出手极为阔绰。

起初,他确实低估了这些秦朝商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