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刻在西南望贤岗石壁之上的《反语诗》,看一下多。”这天王二哥无事,又翻起了手机看了起来。
“天地化乌有,时光水倒流。月打西边出,日落东山沟。纸比崖壁厚,蚁大小宇宙。瞎子看见妞,哑巴好歌喉。无盐嫫母美,貂蝉西施丑。弱智多计谋,聪明糊涂够。惊涛不起浪,江清浊水流。嫩气脸打皱,百岁短阳寿。要想命长久,烟酒不离手。喜看假三国,爱读真西游。鹤黑乌鸦白,青草啃黄牛。山轻鸿毛重,硬蛋软石头。懦夫当英雄,不屈把降投。贪生不怕死,跳河喊命救。远见无卓识,志大缺追求。文盲学历有,知识赛教授。水火能相容,覆水不难收。暑冷寒冬热,恶劣好气候。房新屋破旧,透水风不漏。糖苦黄连甜,咸醋酸酱油。小鱼吞大鱼,老鹰怕斑鸠。邋遢爱卫生,干净满污垢。廉洁贿赂受,德高名声臭。蛮横人谦逊,粗暴性温柔。前字读作后,是左说成右。种豆就得瓜,种瓜偏得豆。开心不快乐,一笑生千愁。万物皆同类,天敌好朋友。不通顺口溜,反正颠倒讴。句句难作秀,边读就边丢。”
“哈哈哈……哈,手机上的板眼儿还多呢!”王二哥和杨三花没了店子捆绑的束缚,时间自由了、生活自由了,反正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想干啥或不干啥都随心所欲,王二哥也是空闲时候经常在手机网上冲冲浪,看看新闻、抖音、小视频,里面搞笑的板板眼儿,逗得王二哥哈哈大笑。
“心灵鸡汤灌死人,这是麻痹人的毒药!”杨三花时常见王二哥看手机大笑,不由得提醒王二哥说。
“不,有些东西,还是能增长知识,让人多思考呢。”王二哥不同意说。
“哪些东西?”杨三花问。
“比如谈人生这些。”王二哥说,“二十岁后,外地与故乡一个样;三十岁后,晚上与白天一个样;四十岁后,有没有学历一个样;五十岁后,漂亮不漂亮一个样;六十岁后,官大与官小一个样;七十岁后,房子大与小一个样;八十岁后,钱多与钱少一个样;九十岁后,男人与女人一个样;一百岁后,起与不起床一个样;无论何时,健不健康大不一样。”
“说得似乎有点道理,但总觉得有哪点不对头。”杨三花说。
“啥子不对头哦,只要你‘到此一游’,不去过多的深陷其中,是人兽无害,百利无一弊的。”王二哥说。
“可往往就是温水煮克猫,慢腾倦不知不觉中就中招遭了。”杨三花说。
“不会、不会。”王二哥说,“像《一辈子》说的,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折磨一辈子;做官一张纸,斗争一辈子;金钱一张纸,辛苦一辈子;双规一张纸,后悔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虚名一辈子;看病一张纸,痛苦一辈子;悼词一张纸,了结一辈子;淡化这些纸,明白一辈子;忘了这些纸,快乐一辈子。你能说它有多大为害?”
“这种当然没啥可怕的。”杨三花点了点头说。
“这个如何?”王二哥又说,“热闹不过人看人,着急不过人等人,难受不过人想人,残酷不过人害人,阴险不过人算人,郁闷不过人气人,耻辱不过人戏人,为难不过人求人,生气不过人比人,温暖不过人帮人,感动不过人疼人,繁衍不过人和人。”
“这种也没得啥子问题。”杨三花说。
“我再说几个。”王二哥说。
“五十岁:人到五十像篮球,儿子姑娘抢着留。买米买面又买油,抱着孩子能上楼。洗衣做饭不发愁,拖地买菜像灵猴。能养鸡来能喂牛,冬天还能做煤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