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逮克猫照黄鳝救人一命(1 / 2)

“那时一到夏天,五黄六月,天气慢慢炎热起来,地里的苞谷(玉米)‘唰唰’地往上长,田野的秧苗也是‘噌噌’地往上冒。每到月半十五的时候,夜晚的风吹散了天气的暑热,天上亮黄黄的月亮高高挂,地上叫机子(蟋蟀)‘叽叽叽’,田里克猫‘呱呱呱’叫个不停。这个时候,我们又开始出动了!”王幺爸“吧嗒”一下烧了一口叶子烟,吐出了一团青烟说。

“又要做啥子呢?”王二哥好奇地问。

“撮泥鳅、逮克猫呀!”王幺娘兴奋地说。

“那时种田很少用农药、花肥,田里的泥鳅、克猫、黄鳝特别多,尤其是在大月亮天的晚上,在月光映照下,你任随走到那一块田边,往田里一排排秧苗行间小沟沟里一看,哎呀,我的妈呀,那歇凉的泥鳅硬是打堆堆来起串串,随便用竹编的撮箕一撮,就是十多二十条泥鳅,一晚上整它个好几斤不成问题。弄回家用酸海椒、酸姜、酸菜渡一渡,哪味道‘啧啧’不摆了!”

“特别是放点盐,放点花椒面,再加点红苕欠粉和起来一炸,我的妈呀,吃起来又香又脆,简直是天上的美味,人间难得有几回,用来下酒安逸到住,吃得筷子都停不下来!”王幺娘笑眯眯地说。

“有好香嘛,说起说起弄得我清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王二哥忍不住说。

“好香?反正说不出来有多香!”王幺爸继续摆,“这是撮泥鳅,还有逮克猫。其实逮克猫很简单,准备一个‘亮油筒子’,啥子叫亮油筒子呢,就是砍一根小手臂那么粗的竹子,将上面几节全部打通,留最后一节不打穿,然后在里面装上洋油(煤油),没有洋油用柴油、机油都可以,但都没有洋油好,因为燃烧后油烟子太大,有时一晚上下来,把自己的的脸都秋得漆妈哒黑,除了两只转来转去的眼睛就没有不黑的地方了。如果要好,最好能有一把手电筒,而且要安装新电池的电筒,既轻巧电量足,又亮光好光照强,那再巴适不过了。再准备好芭篓(竹篓),用索索(绳子)套在腰杆上,带上亮油筒子或电筒,来到稻田田埂上,还有堰塘边,凡是有水的地方,克猫多得很。这克猫也是既聪明又傻不溜秋的,你看它平时精灵得很,可一旦照着它的眼睛,它一下就像哈(傻)了一样,哈兮兮地既不大声‘呱呱’叫唤,也不跳不闹了。这时你不能慌,再把亮油筒子或电筒的光移到克猫的身后,伸出没拿亮油筒子或电筒的右手,一抓一个准。然后将逮到克猫带回家,剐了皮,用盐腌一下,在逮克猫的路上,顺便扯一饼(窝)任随那家人种的嫩姜,切成细姜丝,再加酸海椒、花椒和倒一煎一渡,嗨呀,那滋味也不罢了!”

“这克猫真的见了光就哈了?”王二哥问。

“那可不,只要照着它们的眼睛,它们都会一动不动,主要是因为克猫对飞来飞去的飞虫,以及所有运动着的东西非常敏感,而对一动不动的东西好像视而不见了!”王幺娘兴趣盎然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