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电视,我可能好几年都没有进电影院看一次电影了。”王二哥感慨地说。
“电影?提起看电影,哎呀,我突然想起了好久以前看电影的故事。”王幺爸两眼一亮。
“茶泡好了,你们慢慢喝茶摆龙门阵,我去扯点菜回来晌午吃!”这时二娃子的奶奶王幺娘送了茶后,背个背篼就出门到自留地扯菜去了。
“那时看一场电影,还真不容易!”王幺爸一边烧烟,一边慢慢回忆着。
“记得1960年左右,因为58年大搞钢铁,我年轻不懂事,开口实话实说大量砍树烧木炭炼钢炼铁得不偿失,算不来经济账,而且还破坏大自然要严重遭灾的,于是我被抓来批斗,说我反社会主义,复辟走资本主义,被下放到这里来劳动改造。”
“你就是那个时候,从城里下放到农村的?”
“对对对。”王幺爸继续说。“那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也十分渴望读书,对文化生活也有强烈的向往和追求,可那时却根本无条件,乡村既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对看电影简直是一种可望不可求的奢望。1976年正月初三,虽然天气非鸡巴冷,晚上也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听说公社礼堂要放电影,顿时我心头五心不做主,老是心不在焉,好像心口伸出了手想拼命抓住点啥东西,干啥子都没得精神,巴不得能去看一场电影,那该多好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看一场电影,简直就像过年一样!”王二哥说。
“那还不!当时看电影要买票,五分钱一张,但就是这五分钱我也拿不出。为了看电影,管它的,有钱无钱也管不了那么多,自己便同生产队一帮娃儿大小,晚饭都没吃,一窝蜂牵群打浪地就向几公里外的公社跑去。跑到公社,公社大门紧闭,我们从门缝里望进去,只见公社大院坝子里坚起了两根又粗又高的竹杆,一块四四方方的白色银幕悬挂中央,绑在竹杆上的高音喇叭,正播放着‘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的歌曲。这歌非常好听,听得人心潮澎湃。后来才晓得这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
“《英雄儿女》,我们小时也看过,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王二哥说。
“是,就是那部电影。”王幺爸接着继续摆龙门阵,“当时过了一会儿,天更加黑了,公社大门慢慢打开,开始检票了。我们在大门外挤来挤去,没有票进不了门,听着大院中不断传来的高音喇叭歌声,像热锅上的蚂蚁,更像猫四爪抓心一样心慌慌的,将我们心中渴望看电影的虫子一条条抓了出来。有的小娃儿伸出长长的脖子,有的高高踮起脚尖,都从大门门缝往大院里望,都想尽力瞧瞧里面放的电影到底是啥样儿。”
“这种想看电影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王二哥感慨道。
“票检完了,马上要放电影了,检票人员推开几个挤在大门前的小娃儿准备关大门。关了门,我们这群没钱买票的大人、娃儿就根本看不成电影,大家心里不由得火烧火燎急了,心头也更加慌了,于是便一窝蜂地一起用力往大门里挤。突然‘哎哟’一声,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生产队,比我大两岁的刘二娃,他的食指不小心被快要关上的大门压破了皮。检票人员一见,急忙将门打开,只见刘二娃手指鲜血直流,痛得刘二娃‘哎哟、哎哟……’惊叫唤。检票人员只好立即将刘二娃送到公社卫生院消毒、包扎,然后领着回来,将刘二娃直接送进了公社大院看电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