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霍东觉修炼医武,伙伴们义结金兰(2 / 2)

赵无极迫不及待的问道:“东觉,快拿来我看看。”

霍东觉赶忙打开包,从里面把那两部《四圣心源》《针灸甲乙经》双手递给赵无极。

当赵无极看到那两部书的时候,赶忙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将书拿到手,这是对这两部书的尊敬。

赵无极接过书简直是欣喜若狂,高兴道:“这真是两部好书啊,他们称的上医学界的奇书,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啊,东觉啊,你快给我讲讲,这两部书你是怎么得来的。”

霍东觉说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有个习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喜欢晨跑,跑完后就开始习武,就在东陵公园练拳的时候,就遇到赫连章老爷子。”

于是霍东觉如何遇到赫连章,又是怎么到的他家,他又是怎么样赠书等等说了一遍。

霍东觉最后说道:“赫连章爷爷说,您才是真正医学界的泰斗,如果遇到您,让我好好的跟您学,那绝对没错,只要我肯努力,跟您在一起学个三年五载的,我的医术绝对能达到巅峰造极的程度,赵伯伯从今天起,我就正式拜您为师了,我要跟您好好学习医术,老师在上,请受弟子霍东觉一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霍东觉说完就要下跪,赵无极一把,就把霍东觉给拉住了,说道:“东觉啊,你这是干什么?我不兴这套,教你医术可以,不许行跪拜之礼,以后你还是叫我赵伯伯即可,如果你要叫别的称呼,我就不教你了,不但不教你,这两部书也是我的了,我理都不会理,反之我会倾囊相授,把我毕生所学全部都教给你。”

霍东觉说道:“好,赵伯伯,咱们就这么定了,您老就给我讲讲这两部书呗。”

赵无极拿过《四圣心源》说道:“《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撰写于1753年的医书,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着作。

《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卷一天人解;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至卷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着作。

1749年(乾隆十四年,己巳),春节过后,黄元御按自己的“之”字治学方法,从黄帝、岐伯、张仲景和秦越人的医学观点出发,撰写一部进一步阐明《伤寒论》内在含义的着作。这种治学方法,非常有效,所以他很快起草出《四圣悬枢》的初稿,着重分析了“瘟疫痘疹之义”。从二月开始着述《四圣心源》,对“四圣”的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但拟出提纲,作出要目后,因为有事而隔断了。他在后来回忆这个写作的开端的想法时说:“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事,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充分反映出黄元御的学术思想特征和医学实践经验。

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腑病理、生理的认识,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他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他认为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

他认为湿、寒是诸多病证发病和病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方面着眼于“中土”,制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他指出:“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四圣心源》续成后,黄元御回顾此书的写作过程,从1749年二月开始,到1752年完稿,前后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安排过专门的撰着时间,也没有着述出一套完整的书稿来。虽然以往多是穷愁的境遇,但可惜的是放走了一些闲暇的时间。尽管皇帝赐以“妙悟岐黄”称誉,十分器重自己,但是自己却不能依赖皇恩不思进取。自己能在医学研究上做出有益贡献的时间已经有限了,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抓紧时间,完成对“四圣”典籍的注释和阐述。”

接着赵无极又详细的讲解了,卷一天人解: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着,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托大象,不测其原,空抚渺躬,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里面包含了:阴阳变化的理论,五行相克的构成,腑脏生成的原理,气血原本,精神化生,形体结聚,五官开窍,五气分主,五味根源等等就这部书赵无极足足讲解了有四个多小时,把霍东觉都听迷了,他是不懂就问,赵无极十分有耐心,一字一句的讲,一铺一节的详细的讲,反复的讲,霍东觉越听越高兴,越听越来兴趣,讲到最后书房之中就只剩下赵无极跟霍东觉两个人了,其他的人什么时候走的,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赵无极说道:“东觉啊,只要你把这些原理都了解透了,到了你实际实行起来就比较容易的多,再说那部:《针灸甲乙经》更是神奇的不得了,东觉啊,要不今天讲到这里,我明天还有事情要做,明天晚上你再来我就再给详细的讲《针灸甲乙经》好不好。”

霍东觉说道:“好吧,今天晚上也太晚了,天都快亮了,今天晚上就到这里,您老人家也早点休息,听您讲的如此详细,我都听迷了,有种钻进书中的那种感觉,只是有好多字都不认识,听了赵伯伯您的讲解后,是我脑洞大开,赵伯伯我们明天晚上不见不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赵无极说道:“你今天晚上哪里都不要去了,你二娘把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从此你就住在我家,你还真是个学医的奇才。”

就这样,霍东觉也没有推辞,就答应在赵无极家中休息,从此过后霍东觉就住在赵无极家里,老师是真教,学生是真学,赵无极这么一带啊,他都高兴不得了,霍东觉是极为聪明,不要看他只有八岁,他能举一反三,把赵无极乐的甭提多高兴了,霍东觉学医是十分用功,都达到废寝忘食那种地步,赵无极没有时间教他的时候,他就自学,看书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地方,他用脑子把他记下来,赵无极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找赵无极给他讲解,有时候二人一待就是一个通宵,霍东觉为了更好的记住那些药草,他就用鼻子闻,用眼睛去分辨,我舌头去尝,只要让他进了药房,他一待就是一两天,多少次药物中毒,多少次药物过敏,他自己都不记得了,赵无极既高兴又心疼,高兴的是霍东觉肯学,肯用功,肯努力,能吃苦,这样的学生没有那个老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