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掌院讲道,溯本求源(2 / 2)

江幼菱在心里默念清静经,终于将纷纷扰扰的杂念驱逐。

渺渺天地,宙宇无穷,恍恍间只余呼吸之音。

到后面,甚至连呼吸之音,都几不可闻。

半梦半醒间,江幼菱隐隐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可细细捕捉时,那点玄光却如萤火般悄然隐没。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到一道钟声镗镗作响,似从无极之地而来,满室震肃。

江幼菱回神睁眼,只听上首的清微子含笑道了一句“今朝授业至此,诸子可退而温习”后,翩然离去。

而堂中众人,仍沉浸在方才的修行中,久久无言。

最后,还是那些老弟子们一展衣袍,率先起身。

“掌院这番讲解,虽然已经听过三遍,但每次听,总有不同的见解。”

“初听此篇如雾里看花,而今入道,才懂掌院当年那句‘火候未至莫强求’的深意。”

沈盈舒看向江幼菱,“幼菱,你有气感了吗?”

江幼菱摇头,“哪有这么快。掌院说过,唯有根器上佳者,才能在初修之时就生出气感。

我等没有灵根,能在七日之内止住心中杂念就不错了。”

“行吧。”

沈盈舒一想也是这么个理,遂不再多思,拉着江幼菱的手风风火火就往膳堂赶。

“走了,去吃夕食了,听说今天膳堂多设了一道‘玉井水’,我得赶去尝尝这是啥味。”

江幼菱忍笑,“玉井水,取清晨竹叶之露水而成,食之可涤荡体内浊气、净脉洗髓。”

“啊?”

沈盈舒略有些失望,“原来玉井水就是露水啊!不过喝了能去除浊气,听着还不错。”

到了膳堂,两人排队领了玉井水,迫不及待地喝下一口。

其色透如琉璃,呈淡青色泽。

味清冽微甘,带有一丝竹叶特有的清香,使人神清气爽。

沈盈舒一口饮尽,啧啧称奇,“以前在家中看志怪小说,那些小说都说仙人餐风饮露,不食五谷,没想到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用完膳,两人回屋继续打坐,行掌院所教调息之法。

一闭目,杂念四起,难以入静。

待杂念褪尽,夜已幽深。

亥时钟起,江幼菱停止打坐,倒头便睡。

第二日入了青榆树林,江幼菱记起昨日闻道堂中,掌院提过的方便法门。

“担水时;想百会接天泉,水桶虽重灵台轻;

劈柴际,观力道起涌泉,斧落之处皆修行;

扫地日,持帚如执拂尘,一叶一尘见本真。”

取青榆树皮时,或可以劳宫纳木气。

江幼菱选了一颗粗壮的青榆树,爬至高处,取出小刀便开始取皮。

她一边控住着手中力道,一边分出些许心神,想象着林中有无尽木气,正缓缓融入她的掌心劳宫穴之中,使手掌变得愈发灵巧。

由于分神之故,江幼菱取皮的速度愈发缓慢。

但不知是否错觉,她竟隐约觉得,自己对小刀的掌控力愈发精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