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昌庙桂墅里,上海同文书院。
宗方小太郎坐在残破的书房窗前,静静的看着午后的阳光,洒满在窗外的书院废墟上……
同文书院的前身,就是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余脉则是后来的日本爱知大学。
这家学校是由宗方小太郎于1901年创立于上海,以进行“中国学”研究为专务的高等间谍学府。
然而,就这么一个表面看起来丝毫无害的学校,却在前几天的租界动乱中,被青帮的马仔盯上,在昨晚领着一群神秘高手,将此地劫掠一空……
当然,劫掠只是表象,对方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将同文书院毁于一旦。
毕竟,在正常人的心目中,一个教书育人的学院里,又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但宗方小太郎的心里很清楚,同文书院的藏书馆里,有着让诸多情报同行都垂涎三尺宝贝——名将录!
从名字来看,这是一份如传记般的书册。
然而它却是一份绝密的档案。
相传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巡捕房,都各有一个专门收录在租界活动的特工档案,并通过情报科的专业分析,为各国有名的特工编撰汇总的绝密档案。
法租界的名为忏悔录,而公共租界的则相对直白,就叫名谍录……
日本向来是一个喜欢剽窃的民族。
所以,在日清贸易研究所、特高课、和驻各国使馆联合下,他们通过庞大的日谍系统,将世界各地的间谍组织、知名特工的资料收集起来,在编撰成册后大言不惭的称之为‘名将录’。
这其中,就包括了中情局成立以来,如王亚樵那种名气较大,或是在某个行动留下痕迹甚至是暴露过的特工资料。
可以说,名将录是日方情报系统的情报宝典。
然而,就在前几天的晚上,这本被锁在密库里的名将录,随着同文书院的所有藏书、电台、纸质文件一同不翼而飞……
而为了掩饰这次行动的目的,对方临走时还放了一把大火,将同文书院夷为平地的同时,又伪造出意外火灾的假象……
“啧啧,不愧是斗了这么多年的老对手啊,一旦嗅到了一丝味道,就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
宗方小太郎此时的心情,是极为沉重的。
同文学院被洗劫,他还能够承受,但在人手上的损失,却是让他心如刀绞。
在当晚,除了几十名教职员工,还有一百八十多名一二年级的学员,如今也都消失不见。
这一把大火,不仅将学院几乎夷为平地,同时也以大量的焦土,掩盖了所有的血迹……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啊!”
整个学院里,除了远赴旅顺,正在做大旅行的三年级毕业生外,一二年级所有师生全部人间蒸发……
宗方小太郎能够想象的到,当时的战况何其激烈,毕竟那些师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个个都是中国通的高级日谍。
然而,对方在镇压和杀害了这些人后,却十分专业的将尸体和伤员悉数运走,只留下一把大火消除掉大多数的痕迹……
除了一些弹痕之外,连弹头都被收拾一空……
这些帝国的精英,本该在未来的战争中,为帝国的伟业添砖加瓦,结果却因为自己一时的松懈,如今却是一朝尽丧,连根毛发都没有剩下……
更可恨的是,在明面上,这些学生的身份都是民国人,让驻上海大使馆都无法以日本侨民的身份,对陈其美正面发难……
更宗方小太郎畏惧的是,对方既然目标直指同文学院,那么隐藏在背后的人,自然不会放过他这个院长,甚至连同武汉、广州和南昌等地的同文书院,是否也会遭到这种大清洗?!
以宗方小太郎的判断,对方大概是以青帮人手,来掩护来自红楼的高手,至于现场留下的些许血迹与弹痕,则必然是中情局的杰作……
谁能想到,在七八年前,还只能算是有些反日倾向的武夫,如今已成了民国最强间谍机构的掌舵人……
在这段时间,宗方小太郎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筹备设立东方通讯社,至于学院的管理和运营,早已交给了女婿宗方丈夫,如今出来这么大的纰漏,必然是要有人为此负责的……
笃笃笃……
沉闷的敲门声,惊醒了有些失神的宗方小太郎,眼下这栋废墟里,仍在不死心的活动着的,没有死在那一晚的,也没几个人了……
“门没锁,进来吧!”
宗方丈夫低着头,双手拿着一张电报纸,恭恭敬敬举过了头顶!
“父亲,接到了鸳鸯的密电!”
“嗯?鸳鸯?你有下达激活他们的指令么?”
宗方小太郎闻言,脸上没有一丝的喜色,反而露出十分严肃的表情,看向宗方丈夫的目光中,甚至多了一丝的杀意……
“不,我没有激活他们,应该是事发突然,鸳鸯夫妇临时启动了紧急频道,发出了一组一级密电码……”
宗方丈夫没有抬头,但却好像能够感受到岳父眼中的寒光,额头沁出了汗珠,连忙疾声的解释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宗方小太郎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将密电原本接在了手中,看了看还站在原地的宗方丈夫,冷声的又问了一句。
“关于学院的临时校舍,你觉得应该选定在哪里?”
“经过我与有吉明领事的慎重讨论,决定将临时校舍的地址,定在赫司克尔路33号……”
宗方丈夫颤声回答了一句,然后就静静的等待着宗方小太郎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