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黄瓜架梁(2 / 2)

民国宗师 丹经残文 1809 字 1个月前

秋野看着叫云子的护士一站起来后,竟然还比自己高出一头,不单没有因此感觉到丝毫不悦,反而在心里愈发觉得饥渴难耐,尽管宗方小次郎在外围一再对他打着眼色,但他的目光此刻已经完全深陷在那道深沟里面,丝毫没有回头对他再做请示的想法,眼见台上清理得差不多后,双方的公证人再次站出来的时候,他急忙与拉起云子挤出人群,兴冲冲地坐上了医院的轿车,并转眼消失在虹口道场外面……

同时消失在虹口道场的,还有肩负着柔道未来希望及古柔术火种的植芝盛平……

尽管他的心里万般不愿,但为了让老师嘉纳治五郎能够安心出战,为了刚刚兴起的柔道不至于在日后的踢馆之下中途夭折,这个曾被日本人寄托了无数希望的少年宗师,竟然真的在众人惊诧万分的目光中,坚定而又沉重地一步一步走出了虹口道场,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就这么毫无留恋地走了……

“走了也好。算是给柔术一脉留下了种子,嘉纳君如此气度,不愧是令柔道中兴的一代宗师……”

宗方小次郎眉头紧锁,但却又不得不丝毫动作都不能做。因为他从嘉纳治五郎望过来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祈求和严厉的警告,所以这才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直到植芝盛平的身影彻底消失,这才淡然地与嘉纳治五郎平静地对视起来,“唐手和剑道两大武道流派的损失极为惨重,柔术想要独善其身自然不行,不过冲着你的面子,我会尽自己所能,保护柔道未来兴盛的希望……”

两人没有对话。但却在四目相对的刹那,彼此明白了对方的心思,所以,当宗方小次郎将心中所想于目光中缓缓倾诉之后,之前一直都不曾以主事之人自居的嘉纳治五郎终于放下心来。神色肃穆地对着早已跃跃欲试的门藏良井点了点头……

“既然霍先生的比斗已胜,接下来,便该轮到日本柔术与中国跤术的较量,在下日本古柔术阴柔流师范门藏良井,还请多多指教……”

佟忠义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对这个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柔术大师在心中赞赏起来,面对着霍元甲一鼓而胜的强硬气势。此人能够竟然能够压下心中本能的畏惧迎刃而上,不说其手上的功夫如何,单凭这副响当当的武胆和气度,便足以证明其在武道上的修行,足以称得上宗师二字!

“按照我们中国武林的规矩,高手须得在后方压阵。而像我这等年轻莽撞之人,自然就要抛砖引玉做个急先锋!”

站起说话的,自然是年轻气盛的李云聪,只是他虽然年轻,但在天桥上厮混的日子却很久。所以当他一步步走上拳台之后,不单没有被门藏良井的气势及武胆震慑住,相反却让自己身上的气势拔高到了巅峰……

“好一个少年高手!”

门藏良井口中气度非凡,可眼神却渐渐癫狂起来,他死死地盯着李云聪的肩头,慢慢活动起腰股腿肘,等到浑身的肌肉都拧动弹抖了一遍之后,这才分别向外伸出了双手,摆出了‘尺八’及手刀招架的标准架势,缓缓地向李云聪一点点踱步欺进……

“脚下尺八而踱,手上阴柔交错,腿如老树盘根,腰骨节节弹抖,好一个借力发劲的阴柔大架,日本柔道能够在众多体术之间中兴,果然是有其过人之处!”

李云聪双瞳微微一缩,脸上的神色不觉变得凝重起来,而门藏良井在听到他的点评之后,不觉有些意外地点了点头,“柔术的原则本就是避实击虚,专破蛮力刚劲,这世上能够真能体会到其中精髓的人已经不多了,能与你这样的少年高手比武,是我的荣幸!”

“日本柔术擅长避实击虚,而中国的跤术则有虚实相交及以力降巧两种打法……”说到这里,李云聪先是笑了一下,随后才更为自信地说道:“碰巧的是,在来上海之前,我曾专门去中国皇家的善扑营中学到了这种京派技法,无论你技法上变幻得如何巧妙,只要你借力发劲的力量稍一用实,让我有了着力处,我就会使出以力降巧的贴身跤术,所以,你先动手吧!”

两人交战之前,都故意将自己擅长的技法与对手的优劣之处说出,摆出了稳操胜券的高姿态,自然都是为了扰乱对手心神,特别是门藏良井,本想在比武之前藏拙,谁知道李云聪竟然会率先点评,那么他自然也就本能地加以回应……

实际上,这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猛打嘴炮的做法,本就是日本武士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