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明日破关(1 / 2)

唐军徐徐退至关前,龙武军沉默地扎下营帐。中军大帐内,李乾、哥舒翰等将领默然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时间在压抑中流逝,帐外暮色渐沉,帐内却仍无人开口。

消息泄露的打击,让这些铁血将领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原本天衣无缝的奇袭计划,本可一鼓作气直捣吐蕃腹地,成就连秦皇汉武都未能建立的功业。而今...

“都别闷着了,”李乾终于打破沉默,“闷气可闷不死吐蕃人。”

众人点头,却仍无人应声。哥舒翰张了张嘴,最终也只是发出一声叹息。

“事已至此,我们得做个决断。”李乾环视众人,“是继续进军,还是就此撤兵?即便现在退兵,我们也已创造了历史,秦皇汉武的大军都未曾踏足此地!这已是一座丰碑,足令后世景仰!”

确实,即便功败垂成,这支唐军也已创造了奇迹,深入积石山最远的中原军队。秦始皇的无敌雄师,汉武帝的虎狼之师,都未能企及此处。

“呵呵,”哥舒翰强打精神笑道,“我们对自己太苛求了。这次进军本就是险中求胜,积石山关隘重重,消息泄露在所难免。战争本就充满变数,纵是军神再世,也难料算无遗。”

“即便不在此处泄露,后面几关也难免走漏风声。”哥舒翰一锤定音。众将纷纷颔首,深以为然。

李白轻抚长须,道:“大帅与监军所言极是。战场瞬息万变,纵使孙武、吴起复生,也难料算周全。我等已连克多关,仅余四关未下,已是旷世之功。”

这番宽慰之语,令帐中凝重的气氛渐渐舒缓。

“诸位且说说,是退是进?”哥舒翰环视众将。

郭子仪剑眉一扬:“末将以为当继续进军!此番远征准备充分,粮草充足。纵使奇袭不成,亦可强攻。岂能轻言放弃?”

“末将附议!”

“末将赞同!”

李白、李光弼、李平西齐声响应。

哥舒翰目光转向李乾:“监军之意?”

众将目光齐聚李乾身上。但见这位年轻统帅眉头紧锁:“退兵之议,暂且不提。初战受挫便思退兵,岂是大唐男儿所为?”

“说得好!”

众将轰然应和。哥舒翰笑道:“正是!大唐铁军,从来都是在血火中淬炼而成!”

“誓不退缩!”郭子仪等人声如洪钟,掷地有声。

哥舒翰满意颔首:“这才是我大唐虎贲!”略作沉吟,“既如此,当议破敌之策。”

既然决定继续进军,当务之急便是要找到破关之策。

众将深知,这红叶关之险要,丝毫不逊于石堡城。方才的试探性进攻已证明,若要强攻,即便折损上万将士,也未必能破此雄关。

“红叶关依山塬而建,两侧虽不及第一关陡峭,却筑有五丈高墙,实难攀越。”李白抚须沉吟,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众将闻言,皆是眉头紧锁。他们何尝不知,若能突破两侧高墙,此关便唾手可得。但五丈之高,又谈何容易?

“若是能填平高墙...”李乾突然开口,语出惊人。

“填平?”众将异口同声,眼中既有期待,又满是疑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乾却不答话,霍然起身:“随我来,仔细看看再说。”说罢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哥舒翰等人面面相觑,却也不多问,纷纷跟上。只见李乾翻身上马,直奔关前。众将紧随其后,心中疑惑更甚。

来到关前,李乾凝神细观。但见两侧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约六十度的斜坡。这坡度虽不算陡峭,但要在敌军眼皮底下攀爬五丈高墙,仍是难如登天。

正当李乾凝神观察之际,城头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嘲笑声。

“唐狗!有种就来攻城啊!”

“滚回中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