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客人(2 / 2)

这些倒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难题,问题在于,对方没有带任何的仆役和下属,这让那位管事压根就没有渠道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那位管事始终是硬着头皮去亲自询问了对方的要求,这才算是勉强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房间很宽广,边徼即使是冬天也不算冷,不少男娃子一年四季都是穿着一条短裤,赤着脚在街道上乱跑。

即使是冬季,边徼的寒冷也不会让人无法忍受,往往只需要添一件厚实一点的衣服就足够过冬了。

冻死了在这里更多是一种较为夸张的比喻,而非更北一点地方的事实性陈述。

因为这种较为温暖的环境,没有太多保暖需求的边徼往往可以拥有更大的房间,甚至于可以让房间的一面直接面向自然,只利用简单的木头结构进行封闭和保暖。

而在北方,房屋为了尽可能的在冬季进行保暖,会尽可能的小,面积较大的建筑要么是工坊,要么就是礼仪性质的建筑物。

卧室必然是小的,这不是不想修大,而是修大之后冬季便需要面对凌冽的寒冷,以及永远也暖和不起来的房间。

此刻这间海家的客房就是将大房间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宽大的房间内只有几间小小的隔断,以及用屏风分隔出来的卧室,其它地方大都是空荡荡的空间,只有几根立柱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而在房间的中心处,是许多才被打捞上来的书本,其中不少的书本正被挂在一条条的细线之上,书口朝下,纸页之间还有流水落下。

而在不远处的桌面上,正有三个已经摘下面具的清秀少年坐在那蒲团之上,用竹片一点点的分离着那些被浸透的书页。

贺家的藏书里面有不少的好东西,其中有一些是历史和学术类的古籍,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是终究只能看看,不能流入市面上。

让祝卿安比较感兴趣的是对方收录的一整套《医理》这有可能是当时最权威的版本,祝卿安虽然看过很多版本的《医理》但是这个版本的他还真没有看过,里面的不少看法让祝卿安恍然大悟。

很多《医理》之中他原本就觉得不太合理的地方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讲述。

虽然在祝卿安看来其中的部分理论解释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不少地方已经完成了逻辑自洽。

除此之外,一份百草图,几份游记也十分有阅读的意义。

这些书籍祝卿安准备全部誊抄一遍,否则他感觉毁在这里还怪可惜的,此刻这几个少年就是他从海家特意要过来,会识字的孩子。

海家的家生子或许是为了保密起见,大都不识字,甚至他们成年之前都是不被容许离开海家宅邸的,这个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海家和海家客人的秘密。

部分更加核心一点的家生子,甚至于终身都不被容许离开这宅子。

这三个孩子也只认识一些字,祝卿安原本是想要让他们帮忙誊抄的,但是看他们那歪七扭八的字迹,祝卿安最终选择了让他们去分开那些因为沾水而粘连在一起的书页。

端着茶壶的少年小心的将手中的竹盘放在了那桌面上,同时不着痕迹的抬头看了一眼这位正执笔快速誊抄面前书卷的客人。

似乎是因为边徼天气的缘故,对方也同样赤着脚,上身也只穿了一件无袖的马甲,那流畅但是不臃肿的肌肉清晰可见。

确实很漂亮,少年在心中想到,不是那种美丽,而是很自然的,充满着清爽味道的漂亮,就像是笔直无枝丫的木棍一样,天然便受到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