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慢性死亡(2 / 2)

祝卿安则是带着劳累了一天的青年们回到了镇子中央街道的树下,此刻太阳已然下去,清凉的晚风带着薄薄的一层水汽,将众人的疲惫扫去。

参加集体劳动的人们都有大锅饭吃,人们此刻聚在这里,互相之间传递着解暑的绿豆汤。

那绿豆汤也是祝卿安教着熬的,熬到豆子微微酥烂,加入食盐和糖块,不仅解暑,而且还可以补充体力。

祝卿安将脚上的泥巴在树边擦掉,随后就这样赤着脚坐在石凳上,招呼着旁边的人们靠过来,他自己则是从一个少年手中接过了一个做工精致的模型。

那上面赫然是小镇周围的地势。

祝卿安用一根笔直的树枝点了点小镇两边最为高耸的山脉,随后示意大家看这里。

“我们要在这里建造一个蓄水池,就和大家家里面的缸子一样,然后在这里做一个稍矮的堤坝,这样在主坝的水位来到这里的时候,水流就会从这里流过去,不会将下游淹没。”

小镇原本就是有堤坝的,祝卿安也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工期。

堤坝的修建可是一个大工程,若是让他们重新建造一个,那么工序至少是以百年为单位的。

这类水利工程大都是朝廷征调农夫才能完成的,小镇几千人的规模,开垦梯田虽然绰绰有余,但若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搞出来一个堤坝,那还是想的太多了。

不过祝卿安可以作弊,此刻小镇之中的青年们虽然跟着祝卿安学了一段时间,但是知识毕竟都是祝卿安传递进来的,他不仅天然具有权威性,而且还可以选择性的掩盖一些东西。

在祝卿安有意思的引导之下,他们最终得出了堤坝绝对可以抗住水患的结论,而且同时也确定了水患的来向和大概的时间。

祝卿安用小树枝快速的在沙盘之上给众人演示着,当祝卿安抬头看去时,却意外在一个少年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丝的怀疑。

“饭来了,吃饭了。”

祝卿安听见那边的吆喝声,便收起了自己用于教学的沙盘,站起身挥了挥手,示意围着他的众人先吃饭。

在接过一个膀大腰圆的大娘递过来的饭碗后,祝卿安便来到了树下一个独自一人坐着的少年身边。

“水生。”

“先生。”

村子里面大一点的人大都会喊祝卿安大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最开始用于融入这里的身份。

而孩子们和这一代的青年大都喊祝卿安先生,这是因为这些孩子们大都在祝卿安这里听了启蒙的课程。

大人们或许是希望喊一声先生可以显得更加的亲近一点,亦或者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单,最后孩子们就大都喊祝卿安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