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心中虽有些畏惧众人的指责,但仍鼓起勇气说道:“诸位将军,下官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如今朝廷无兵可派,光州兵力有限,若与梁山军硬拼,恐怕光州城破,生灵涂炭。议和或许能暂时缓解局势,为我们争取一些时间,再做他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愈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秦大人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只是议和之事,需谨慎考虑。我们需先摸清梁山军的态度,方可决定是否议和。”
韩世忠则一脸凝重地说道:“无论是否议和,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需加强城防,做好战斗准备,以防梁山军突袭。”
关胜点头道:“韩将军说得对。议和之事,暂且搁置一旁。当务之急,是稳固光州防务。秦大人,还望你能协助我等,共同筹备守城事宜。”
秦桧赶忙点头应道:“是,关将军,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众人于是又重新将话题转回到如何加强城防与应对梁山军可能的进攻上,光州城内,弥漫着紧张而又凝重的气氛。
张叔夜听着众人的议论,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我倒是觉得秦大人的想法可行。如今光州兵力悬殊,若与梁山军正面抗衡,胜算实在渺茫。议和虽非上策,但或许能为我们赢得一线生机。”
众人闻言,再次将目光投向张叔夜,眼中满是诧异与质疑。关胜微微皱眉,说道:“张大人,你我都清楚,此次战事我方挑起,梁山军必定对我们恨之入骨,议和谈何容易?”
张叔夜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关将军,我明白此事艰难。但你与公孙胜同出梁山,曾有过一段交情,或许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前去与他们和谈。公孙胜此人深明大义,说不定会念及旧情,网开一面。”
关胜面露难色,说道:“张大人,我与公孙胜虽有旧谊,但如今各为其主,立场不同。且梁山军此次遭受我军攻击,损失也不小,我贸然前去议和,恐怕难以成功,还可能陷入险境。”
张叔夜赶忙说道:“关将军,我知此举风险极大。但如今光州危在旦夕,城内军民性命堪忧,为了大局着想,还望将军能考虑一二。若能议和成功,不仅可保光州百姓平安,也可为朝廷保留实力,日后再做图谋。”
董平忍不住说道:“张大人,你这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交情上,太过冒险了。万一关将军此去有个闪失,我们该如何是好?”
呼延灼也点头道:“董将军所言极是。议和之事,需从长计议,不能让关将军孤身犯险。”
秦桧在一旁附和道:“诸位将军,张大人也是为光州军民着想。关将军若能凭借与公孙胜的交情,促成和谈,那便是大功一件。当然,我们也可做好两手准备,一边筹备议和,一边加强城防。”
韩愈思索良久,缓缓说道:“各位,如今局势危急,我们确实需要多方面考虑。关将军,你看此事……”
关胜看着众人期待又忧虑的目光,心中暗自权衡。他深知光州此刻的困境,也明白议和或许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但要去面对曾经的梁山兄弟,以如今这战败求和的姿态,实在让他难以抉择。
最终,关胜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为了光州百姓,我愿一试。但诸位需加紧筹备城防,若和谈不成,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众人听关胜答应,皆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会全力做好城防准备。而关胜则开始思索着如何与公孙胜开口,这一趟和谈之路,注定充满艰难险阻,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全程,韩愈一言未发,此刻的他仍旧处于悔恨之中,耳边听着众人的争吵,心却早已不知去了何处,心灰意冷之下,他想要致仕离开了,什么枢密使,什么身前生后名,都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