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一路疾行来到汴梁皇宫,这里如今已成为林冲的居所。踏入宫门,他心中虽焦急万分,但脚步仍沉稳有序。
径直来到内院,他并未见到林冲的正妻、原大宋公主赵云舒,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丈青扈三娘。扈三娘身着一身淡青色劲装,虽未披挂战甲,却依旧英姿飒爽。
见到公孙胜前来,扈三娘微微一愣,随即展颜笑道:“公孙先生,今日怎得有空前来?可是有要事?”
公孙胜面色凝重,拱手行礼后说道:“三娘,确有要事相商。我刚从燕青处得知,张叔夜近来举动怪异,频繁与原宋国退伍将领秘密往来,恐有谋逆之心。”
扈三娘听闻,笑容瞬间敛去,柳眉倒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说道:“这张叔夜竟敢如此?他难道忘了林将军对他的重用之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孙胜点头道:“此事绝非空穴来风,燕青已暗中观察多日,情况属实。只是目前尚未查明他们具体的谋划,我本想暂不惊动林将军,先自行调查清楚。但此事重大,我觉得还是应告知你,毕竟你在军中威望颇高,若真有变故,还需你助力稳定军心。”
扈三娘微微颔首,神色严肃地说:“先生所言极是。我虽如今鲜少上战场,但军中那些底层将领,多是信服于我。若真有异动,我定能号召他们稳住局势。只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尽快采取行动。”
公孙胜沉思片刻道:“我已安排燕青继续留意张叔夜等人的动向,不过我估计张叔夜必是联络了宋国,有意趁林教头不在,偷袭北方,此次我来,是希望三娘能同我一同领兵去往边界镇守。”
扈三娘目光坚定地说:“好,一切听先生安排。若张叔夜真敢背叛梁山,我定饶不了他。”
公孙胜既有了决定,又有扈三娘的首肯,便召集了汴梁驻军三万,为了掩人耳目,公孙胜没有召集其他路的守军,他同扈三娘,樊瑞,项充三人领着三万大军,悄悄出了汴梁。
公孙胜既有了应对之策,又得到扈三娘的全力支持与首肯,深知此事刻不容缓。当下,他迅速着手行动,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将目标锁定在了汴梁驻军。他暗中传下指令,召集了三万汴梁驻军。
这三万驻军平日里训练有素,对梁山忠心耿耿。公孙胜并未惊动其他各路守军,以免打草惊蛇。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与扈三娘、樊瑞以及项充四人齐聚军前。
扈三娘英姿飒爽,目光坚定地扫视着眼前的将士们,身上散发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樊瑞神情肃穆,手中紧握着法杖,似乎随时准备施展法术。项充则一脸刚毅,手持盾牌和飞刀,浑身透着一股狠劲。
公孙胜身着道袍,站在众人身前,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将士,此次行动万分紧急且机密。张叔夜恐有谋逆之举,我们必须在其阴谋得逞之前阻止他。此去,生死未卜,但我们是为了梁山的安稳,为了兄弟们的未来而战。大家可有信心?”
“有!”三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士气大振。
趁着夜色的掩护,大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汴梁城。行军途中,队伍纪律严明,只听见整齐的脚步声和战马偶尔的嘶鸣声。公孙胜与扈三娘等人骑在马上,神色冷峻,密切关注着四周的动静。
他们沿着小道疾驰,尽量避开人群密集之处。此时的天空繁星点点,却仿佛也在为这场秘密行动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公孙胜心中明白,一旦稍有不慎,暴露了行踪,不仅此次行动会功亏一篑,还可能给梁山带来巨大的危机。
而此时,宋国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分批过江,再次踏上了北方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