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暴雨前的宁静(2 / 2)

但张世康没提这事儿,张之极等几个至亲也没提。

吃过早饭后,张世康本想去拜会一下怀宁侯,奈何怀宁侯府空空荡荡,父子俩压根就没回家过年。

张世康还通过门缝往里瞅了瞅,怀宁侯府里头落叶遍地,一片荒凉。

张世康便更加坚定,除非耶苏过来,否则绝不搬出国公府。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东缉事厂厂督方正化与锦衣卫指挥同知刘文柄兄弟相继来到英国公府汇报情况。

方正化言,东厂的番子已经分派到大明各地,近点的京畿地区、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已然到位,初五前后大概可覆盖到江北诸省。

张世康当即写了四道军令,让方正化着人快马送至江北四镇总兵,令四镇兵马严加防范。

四道军令里,张世康写给庐州总兵的军令与其他三道不同,时任庐州总兵的,乃是统领禁军的黄得功。

黄得功张世康是知道的,这也是个猛人,崇祯皇帝在位时,一直为朝廷南征北战剿灭流寇。

老哥自挂歪脖子树后,黄得功继续效忠南明小朝廷抗击清军,最终为了保护弘光帝朱由崧而死,可谓忠肝义胆。

但除了黄得功以外,江北的其他三镇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三部,就一言难尽了。

这三部军纪败坏,欺负老百姓、杀良冒功是一把好手,左良玉见了都得直呼内行的那种。

明亡后要么割据向南明要好处就是不干事儿,要么直接投降了螨清。

总之在江北,张世康真正能指望的,只有黄得功一人。

另一方面,锦衣卫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着人手,只是与东厂不同,锦衣卫的主要力量全在京城。

刘文柄兄弟过年连家都没回,据说已经住在了锦衣卫衙门。

两兄弟干劲儿十足,几乎整日都埋在锦衣卫的案牍库内,翻阅近三十年内的所有卷宗。

同时,锦衣卫的缇骑们便衣出行,他们埋伏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酒肆茶楼,有的甚至以奴仆身份混入某些官员的府邸。

每天都有无数的消息汇集到锦衣卫衙门,也有无数的指令下发到各地。

锦衣卫和东厂都有着严格而成体系的规制,在方正化和刘文柄兄弟的操持之下,这两架庞大的机器已然全力开动。

刘文柄言,已理清案牍库全部卷宗,再加上从官府以及民间收集到的信息,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文耀则更爽快,言明他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他还暗地里扩建了锦衣卫诏狱,甚至学会了诏狱的各种刑讯手段。

张世康勉励了两兄弟一阵,甚至还贴心的让二人该回家休息过个年,奈何这俩人比他还来劲儿,以尽忠报国为由,在大事已成之前坚决不肯回家。

两兄弟最终斗志昂扬的离开了英国公府,这让张世康唏嘘了半晌。

他甚至有点怀疑起自己来,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太懒了?

但这种情绪只在他的脑子里停留了三分之一秒,就消失殆尽了。

甩手掌柜,那也是掌柜!

从年一晚上开始,英国公府便陆续收到从各地送过来的贺礼。

上到孙传庭、卢象升几个总督,下到各镇总兵,更有京营的几个老相识。

孙传庭送过来一套盔甲,据说是他早些年闲赋在家时亲自参与设计打造的,一直珍藏着没舍得穿。

卢象升则送过来一匹战马,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