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2 / 2)

大安狂婿 大驴 1164 字 1个月前

城楼下,新征的民兵正在演练水龙阵。阳光穿过水雾,映出七色彩虹,那水龙车的改良图纸上,还沾着裴庆之的酒渍。

朝廷方面,御史台青砖地上,一纸弹劾奏章被传阅得卷了边。刑部侍郎郑怀仁抖着山羊须冷笑:"凉州军费超支三成,李轩这赘婿倒是会做人情。"

龙案后的天子把玩着西厥进贡的紫金狼头印,朱笔在"私造军械"四字上画了个圈。殿角铜漏滴到第九声时,轻飘飘落下一句:"着大理寺少卿崔琰,代朕巡边。"

凉州校场,萧沐瑶的鎏金算盘砸在沙盘边缘。翡翠算珠迸裂三颗,滚进标注"军械库"的木牌下方:"三年来兵部拨的紫金数目,和实际消耗相差七百斤,有人要在这上头做文章。"

李轩正用治水剑丈量新筑的棱堡,剑柄卡尺突然弹出紫金探针。针尖点在运石民夫的草鞋上,泛起幽蓝光泽:"看来七百斤紫金,都穿在百姓脚上。"

两人对视间,城头响起急促的钟声。八匹汗血马拉着的鎏金车驾已到瓮城外,崔琰捧着圣旨露出半张脸:"圣上口谕,李将军该学学怎么跪接钦差了。"

次日卯时,军械库前摆开二十口樟木箱。崔琰带来的账房先生打着算盘,突然惊呼:"永昌三年腊月这笔支出,购的是...是胭脂水粉?"

萧沐瑶反手甩出商队账册:"漠北风雪伤肤,那批羊脂膏是给斥候防冻裂的。"她指尖划过某页忽然顿住,同样的条目在兵部账册上,数量竟多出十倍。

崔琰的玉骨扇抵住李轩咽喉:"将军可知,这些脂膏里查出了阿芙蓉?"

当夜,三十名斥候被锁拿。他们脸上冻疮溃烂处,经银针试探果然泛黑。李轩捏碎验毒的银针,发现断口处沾着紫金屑:"好个移花接木!"

萧沐瑶连夜提审押运官,发现所有脂膏罐封口都有二次烧制痕迹。破晓时分,染坊传来噩耗,看守证物的差役暴毙,满屋账册付之一炬。

"该动身了。"李轩摩挲着裴庆之留下的治水剑,剑柄暗格弹出一卷鱼皮图。图上邗沟新闸的标记旁,赫然添了个狼头印。

运河码头上,裴庆之扮作漕工蹲在货堆旁。他手里量船的卡尺突然被按住,抬头看见个戴斗笠的妇人:"萧家妹妹这易容术,倒是愈发精进了。"

三人钻进船舱时,货箱里窜出个灰衣人。寒光闪过,裴庆之的卡尺竟架住淬毒匕首:"刘账房?三年前扬州漕银亏空案,您老不是投河了么?"

李轩的治水剑挑开刺客衣襟,心口牡丹鹰隼纹与崔琰扇坠如出一辙。萧沐瑶突然扯下刺客耳后假皮:"是郑侍郎家的逃奴!"

永兴坊,郑怀仁正在密会西厥商人,紫檀匣里的金饼刻着户部印记,对方回礼的狼牙却沾着血渍:"崔大人让我转告,那七百斤紫金该沉了。"

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十名黑衣人破窗而入时,郑怀仁暗格里的弩箭已穿透西厥商人咽喉。他抖着染血的奏折冷笑:"明日早朝,这就是李轩通敌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