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岳云前来(2 / 2)

"三万?"于谦脸色骤变,"你从何处调来的兵马?"

"江州一万,长安两万。"岳云答道。

于谦闻言,顿时勃然大怒:"糊涂!大王临走前命你镇守长安,保护二位夫人和宁远公子,你怎能擅自离开?若长安有失,二位夫人和公子出了意外,我们如何向大王交代?"

岳云被这一连串质问震得后退半步,急忙解释:"大人息怒!并非萧大人做主,而是...虞夫人下的令。"

"虞夫人?"于谦一怔。

"正是。"岳云低声道,"虞夫人说,城池可以丢,但务必要保证于大人的安全。她亲自写了手令,命我即刻带兵前来。"

于谦闻言,心头一热,眼眶竟有些湿润。他背过身去,深吸几口气平复心绪,才又问道:"夫人...可有将此事告知大王?"

岳云摇头:"没有。夫人说,于大人既未向大王求援,必是不愿大王分心。所以她也没有派人送信。"

"大王现在情况如何?"于谦转而问道。

岳云神色一黯:"三天前的军报说,大王已与韩信大将军在函谷关外会师。不过..."他顿了顿,声音更低,"霍去病将军...战死了。眼下局势仍不乐观。"

于谦闭了闭眼,霍去病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良久,他才又问道:"大王...在信中可曾提到我?"

"提到了!"岳云连忙道,"大王特意问起北境情况,还说...若于大人有空,务必给他回封信。"

于谦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带将士们去休整,铁木真今日应该不会攻城了。"

岳云告退后,于谦独自回到书房。烛光下,他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却久久未能落下。

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

臣于谦叩请大王金安

北境诸事安好,粮草充足,军心稳定。金国虽时有骚扰,然皆被臣等击退,不足为虑。今鹿城、湖州等、青州六郡俱在掌握,百姓安居,将士用命,大王无需挂怀。

臣闻大王已与韩元帅会师函谷关,甚慰。霍将军之事,臣悲痛万分,然沙场征战,生死有命。霍将军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必当名垂青史。望大王节哀,以天下为重。

臣自追随大王以来,亲见大王励精图治,爱民如子,方知何为明主。臣虽愚钝,然得遇明君,此生无憾。

北境风物,与中原大异。每至冬日,雪覆群山,银装素裹,甚是壮美。他日大王一统天下,臣愿做向导,伴大王游览北地风光。

朝中诸事,萧大人处置得当。军中调度,韩元帅谋划有方;内政外交,张良先生运筹帷幄。臣远在北境,不能常伴大王左右,唯愿大王善自珍重,勿以臣为念。

臣再拜,愿大王早日凯旋。

写至此处,于谦的笔微微颤抖。这封信看似平常,实则字字斟酌。他既不能透露北境真实危局让宁晨分心,又不愿全然隐瞒,只得在字里行间暗藏诀别之意。